逾400万人次!五一丹东文旅大数据→

聚焦辽宁
关注这个五一
丹东凭借独特的
边境文化+红色资源+生态优势
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测算
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06.18万人次
同比增长31.06%
旅游收入34.01亿元
同比增长22.10%

边境、红色、生态游火爆
自驾、亲子游成主流

假日期间,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成为外地游客来丹首选。断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待游客12万人次。
五一期间正值候鸟迁徙季,鸭绿江口滨海湿地“鸟浪”蔚为壮观,吸引大量观鸟爱好者及摄影家聚集观赏。凤凰山景区人气爆棚,共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宽甸河口适逢桃花季,游客漫步在桃林间,拍照赏花,享受惬意的春日时光。新设的桃花邮局成为现象级打卡点,桃花明信片、主题印章、国风书签等产品日均售罄。

丹东市区锦江山公园、新区银河大街樱花烂漫,东港馨艺度假山庄、振安区李园、凤城大梨树花开如海,成为拍照摄影最佳去处。
“北境公路之王”G331公路颇受自驾游客青睐。丹东市文旅广电局主动对接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对G331公路的实际走向、沿途景点及服务设施进行数据更新修正,提升自驾游玩体验。
元宝区大黄鸭生态园、振安区龙栖谷、新区摩天轮公园、凤城叆河景区等各色充满童趣和自然元素的游玩空间丰富多彩,让亲子游客尽享欢乐家庭时光。

5月3日,“东方明珠8号”轮在丹东港6号泊位靠岸,来自韩国的700余名旅客在丹东开启跨境之旅。
5月4日,丹东港客运站洋溢着欢声笑语,游玩过后的韩国游客登上“东方明珠8号”轮返回韩国仁川。临别时,丹东市文旅广电局特别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送行仪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丹东文旅大礼包”,以满满诚意欢迎更多的韩国游客来丹享受旅行时光。

“文旅+”开启消费新场景
五一假期,丹东市组织了62场文体旅活动,涵盖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文化展览、民俗体验等多个领域,动员全域社会力量开展上百场群众活动,营造出浓厚热烈的节日氛围。

以“打造边境文化艺术走廊”为引领,将厚重的红色记忆、绚烂的民族风情与前沿的艺术创新深度交融,以沉浸式文旅体验为笔,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墨,在边境线上勾勒出一幅独具魅力的文旅新画卷。

鸭绿江断桥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地。“群声嘹亮 放歌丹东”2025年丹东市群众合唱展演、“跃动五一 最美丹东”2025年丹东市群众广场舞展演、“戏韵流芳 艺满江城”现代剧目经典唱段专场演出等公益惠民文化活动轮番登台,精彩的演出诉说着丹东这座边境城市的过往与风情,沉浸式艺术体验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看,感受丹东独特的人文魅力。

“阅读护照”打卡红色丹东主题活动,成为假期游客关注的焦点。游客们手持特制“护照”,穿梭于丹东的历史名胜之间,通过打卡集章兑换特色礼品活动,在趣味互动中深入探寻丹东的文化底蕴。
鸭绿江浮桥遗址广场同样热闹非凡,“魅力振安 春风相约”文艺快闪、“鸭绿江畔红歌汇”等活动精彩纷呈。

这些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让红色文化在鸭绿江畔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夜间消费多点开花
玩乐畅游“一条龙”
鸭绿江断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夜场观众熙熙攘攘,夜游红色经典景区成为来丹旅游新时尚。
月亮岛夜市变身游客和市民的“宵夜江湖”,火热氛围体验感爆棚。
东港市整合体育馆、体育场、花园夜市、闻水桥商圈及临园东街商贸资源,培育“网红打卡地+直播基地+海鲜销售地”新业态,让游客感受“夜东港”的烟火气。

元宝区新建潮流夜市,美食品鉴、文化演绎、围炉品茶、国潮打卡四大区域推动形成综合性户外休闲新场景。

振兴区安东老街、万达广场、天赐未来城等核心商圈客流密集,淋漓尽致体现夜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潮汕英歌舞”丹东首秀,实现南北非遗文化碰撞,吸引万余名游客打卡;炫彩风车墙、广场舞锦标赛、中医药养生集市、亚洲音乐盛典丹东总决赛等全天候活动,带动日均客流突破新高,餐饮、零售消费增长30%。
振安区五龙山景区推出夜游五龙赏灯会,夜景灯光秀打造夜游独特景观。

有桥露营、“丹东之眼”摩天轮霓虹闪烁,乐队演出、烧烤聚会烘托年轻潮流气氛。
鸭绿江夜游航线火爆运营,搭载游客欣赏沿岸灯光秀,部分游船提供朝鲜族歌舞表演、民俗讲解等服务,令游客流连忘返。
新业态火热来袭
再添多处打卡地
万达广场、安东老街、天赐未来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放飞多彩梦想 共绘最美山河”五四青年节共绘画作活动、“童声唱响 时代启航”少儿音乐会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消费体验。

在五四共绘画作活动中,青年美术志愿者与少儿绘画爱好者携手合作,以拼接创作的独特方式,共同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在少儿音乐会上,孩子们用精湛的器乐演奏点燃了亲子家庭的热情,互动演唱环节更是吸引众多游客即兴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安东老街则凭借“五一老街行・打糕民族情”活动强势出圈,非遗技艺展演、朝鲜族歌舞表演、民俗手作体验与特色美食摊位交相辉映,接待游客23万人次。游客们在品尝美食、挑选特色商品的同时,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功构建起文化与商业双向赋能、共生共荣的崭新格局。

浪头港旅游区5月1日盛大启幕,安东商埠历史博物馆、丹东舰、民主人士北上纪念展等成为边境旅游新选择,周边小吃街、网红墙等消费新场景为旅客提供新鲜体验。

新区有桥露营全新升级,新建啤酒大棚、水泥管餐厅、收音机咖啡厅以及20余个美食档口等消费场景,增设粉红楼梯、悬崖休闲网床等多处网红打卡场景,打造户外微度假新业态。“丹东之眼”摩天轮新增互动体验区和亲子乐园,配置迷你攀岩、彩虹滑梯、海盗船等多个无动力游乐项目,打造“游乐+研学+露营”沉浸式体验空间。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振兴区九纬路焕新亮相,打造方言墙、复古电话亭、二十四节气灯笼等10处网红打卡点,复古风与新鲜元素和谐碰撞,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热点。
丹东历史文化体验馆三楼全新装饰的朝鲜族民俗街风格独特,特色服饰与专业旅拍相结合,带给游客别样体验。

大孤山景区将杏梅园、东山顶、东马道7大打卡点串联成诗,20余处墙绘让古镇变身“露天艺术馆”,游客们可沉浸式体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韵味。
元宝区新安步行街推出“动漫游戏嘉年华”,动漫IP互动、cosplay专区吸睛无数,大量市民游客慕名打卡。
文旅融合满足多样化需求
体验农事、感受农旅文化、畅享户外游成为假日休闲旅游的新时尚。

东港市的海岛游可以让游客们在海岛上看日出、赶海、品尝海鲜,感受海岛的独特魅力。东港市北井子镇双峰岛举办风筝文化节,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元宝区宗裕城“房车露营节暨元宝区庆五一音乐会”精彩启动,打造“露营+音乐”融合新场景。

凤城市的边门、蓝旗等乡镇采摘游广受欢迎,游客们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丰收的喜悦。

凤城市大梨树首届樱桃采摘节开启“甜蜜之旅”,叆河第四届杜鹃花节浪漫上线,三浓新村趣味春耕运动会活力爆棚,东汤天沐君澜酒店“快闪表演+趣味互动”引爆人气。
振安区的环五龙山近郊游成为游客追捧的热点,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成为丹东旅游的新亮点。
元宝区的草莓博物馆满足不同学龄农业研学实践,在这里可以了解草莓的种植历史、生长过程以及相关文化知识。
东汤温泉、五龙背温泉、北黄海温泉等养生游深入人心,游客们在温泉中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宽甸青山沟景区内游人如织,秩序井然,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尽情享受着惬意的休闲之旅。
多部门保障平安之旅
为确保丹东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欢乐平安祥和的假期,丹东进一步树牢抓安全生产、保一方平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旅游服务保障各项工作。

在凤凰山、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五龙山等重点场所及商业街区、商场、车站等部位,设置12处消防队伍前置备勤点;日均出动3800余名公安干警执勤备勤,对主要道路、重点保卫对象开展动态巡逻,确保游客的出行、游览、住宿等安全有序。
丹东市县文旅部门积极健全投诉机制,公布五一假期投诉受理电话,并联动市 12345“9 号键”文旅专线,拓宽游客的投诉渠道。

丹东市县联动开展“快乐游丹东 志愿伴你行”五一旅游季志愿服务行动,覆盖全市22个重点景区景点,广泛动员机关干部、社区党员、退休干部、文旅行业从业者、社会公益组织等志愿者参与,为游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通过文明旅游宣讲、宣传资料发放、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及时快速响应游客需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受理投诉举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包括景区拥挤拥堵、服务不规范等)及时处置,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假期虽然短暂
但美好的季节还在继续
好风光必须玩一趟
欢迎大家来丹东
赏花、看鸟、观海、游山……
邂逅春夏之交的小确幸~
来源:丹东市委网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