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新突破 首战看朝阳"-凌源篇

聚焦辽宁
关注12月20日,“振兴新突破 首战看朝阳”网络媒体达人行走进辽宁凌源。

着力打造“一核一带七园N基地”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近30年历史,以冷暖棚生产为主要形式,以“合作社+农户”为生产主体,结合当地优异的气候条件,在反季节花卉的全年生产供应上占据市场优势地位。但多年以来,由于生产主体的局限性,导致品种单一、销量有限,产业优势并未完全发挥。针对这一状况,凌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提上日程。
目前,占地110多亩的数字化、设施化花卉生产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有中国百合博览园、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花卉集配中心、永生花生产基地、西诺花卉产业园等5个项目投建中,计划今年竣工,总投资10.7亿元。

据了解,该产业园集花卉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造全产业链,且将建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国家球根花卉种球研发基地、国家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北方鲜切花生产示范基地。

努力将凌源市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打造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国家球根花卉种球研发基地、国家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北方鲜切化花生产示范基地。
总体布局是坚持创新动能,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打造“一核一带七园N基地”。“一核”即小城子核心生产示范区,重点发展以品种引育,检测认证、龙斗聚集、科技示范、推广展示、精深加工、交易物流为主要内容的产前科研、产中示范、产后处理三大中心和数字化平台,推动与小城子镇实现产城融合,打造融合农文旅的国家级花卉产业特色小镇;“一带”即在青龙河流域打造一条加工型、经济型花卉裸地种植景观带;“七园”即在七个乡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园;“N基地”即在现有20个基地的基础上,依托“大户(合作社)+农户”在发展N个规模化种植基地。
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辽宁省凌源市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占地约53亩,总投资4360万元,研发楼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主要包括组培室、展示展览中心、办公室、检测及培训室等),连栋温室10304平方米 ,围绕凌源市花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立足新起点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充分发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规划设计,实施农业科技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等,重点推进优质花卉科技示范工程,促进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统筹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多功能开发,形成花卉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针对百合等种球繁育和切花采后保鲜两大重要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实现产学研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凌源市花卉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2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内部装修,预计年末投入使用。
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施工现场,项目占地约56亩,总投资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采后处理分级加工车间11000平方米,冷库4000平方米。目前主体钢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冷库设备采购和内部结构施工,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实现辽西二级冷链集散中心功能,实现花卉保鲜、分级、包装集配功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集约化管理功能,实现智能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功能。


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施工现场,项目占地约56亩,总投资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采后处理分级加工车间11000平方米,冷库4000平方米。目前主体钢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冷库设备采购和内部结构施工,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实现辽西二级冷链集散中心功能,实现花卉保鲜、分级、包装集配功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集约化管理功能,实现智能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功能。
凌源市垃圾焚烧发电 年发电量9174万kw.h
凌源瀚潍环保能源是凌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占地面积43333㎡(约65亩),项目总体规划配置3台垃圾焚烧炉,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t/d。
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4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1×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工程增设1×4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1×7.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一期日处理垃圾8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9.2万吨,年运行8000小时,年发电量9174万kw.h,上网电量7523万kw.h。

来源:朝阳网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