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相声品牌“相声江湖”花落大东

聚焦辽宁
关注最近沈阳的文化产业又双叒有大动作了,在大东区龙之梦super时尚奥莱,一座大型相声剧场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装修,端午节就要迎来开业。
这座剧场就是位于大东区super时尚奥莱的相声江湖。相声江湖是一家源自于西安的相声品牌,首家剧场位于西安大雁塔附近,迄今已在全国几十座城市举办巡演百余场,与多家知名曲艺品牌达成合作。这一回相声江湖把剧场开在沈阳,就是看中了沈阳在东北的中心辐射作用,让品牌在东北打响。
精心选址,便利顾客观赏。
相声江湖沈阳剧场选在了大东区龙之梦super时尚奥莱,这个选址可以说是十分用心。龙之梦是大东区的交通枢纽,靠近滂江街地铁站,毗邻东西快速干道,相声江湖从一开始就选定了这个地方,为的就是利用龙之梦卓越的公共交通和停车环境,吸引本地顾客和外地游客。
相声江湖共有两层,占地近万平方米,而且在时尚奥莱南侧直接开辟出一座专属的电梯,要是想观看演出,可以直接走外面电梯。剧场的外面就挂着“相声江湖”的剧场名字,来自姜昆的亲笔题词,二楼挂着的是苗阜的“声闻于天”。
相声江湖的位置是在时尚奥莱的5、6楼,一进电梯就是相声艺术馆。里面还有很多老艺术家的收藏,比如苗阜的老师郑小山先生生前演出的大褂、手绢,还有不少老曲艺书刊,都是现在我们平常很难看到的。
用心装饰,提高观赏体验。
艺术馆里有一套非遗天津泥人张的手作获奖作品,据说是专门为相声江湖设计的,还原沈阳民国老北市的场景。据说天津每一个相声茶社里面,也都有一套这样的泥人张作品。
相声艺术馆里面还有一个高度仿真的马三立仿生机器人,可以演播马三立的相声名段,一举一动跟马三立先生本人极为相似,远处看几乎可以乱真。背后装饰的是老北市的场景,让人一看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艺术馆出来是相声江湖的多媒体功能区,投影银幕播放的都是相声江湖收藏和组织修复的相声名家视频,旁边就是水吧,逛累了还可以边看、边喝、边歇脚。
从艺术馆出来就是“江湖好物”文创区,里面跟曲艺衍生的文创产品和零食小吃,林林总总摆满了货架。
文创区旁边就是相声江湖的公益剧场,这部分的空间是开放性的,相声江湖经常会在这边举行一些惠民性质的演出,演员阵容和演出形式跟正式售票的演出差别不大。
从艺术馆进门一直逛到公益剧场这里,所有的品类都是不收门票完全免费的,观众可以不花钱来参观展览还有观看演出。
小剧场旁边就是相声江湖的主剧场,也是平常组织大型演出的地方。这个剧场能容纳几百人,采用的是现代化的声光音响,但在装潢上还是延续传统茶园戏台的风格,有可能是为了整体氛围的统一。
虽然是全新剧场和装潢,但就门票定价来说,相声江湖的价位会参考本地其他演出的常规票价。而且相声江湖在不久之后会推出充值会员卡,也有一定的折扣。对于团体或者组织而言,还是相当划算的。
小剧场另一边是田连元评书艺术馆,里面挂满了田连元的照片和收藏,还有一座十分珍贵的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奖杯。旁边是评书剧场,可以在里面欣赏来源于东北的传统曲艺——评书。
多方融合,产业全面发展。
相声江湖目前除了相声团队,还有多种曲艺和舞蹈民乐的演员和团体入驻。可见相声江湖并不是只做相声的品牌,而是把相声作为一张主要王牌打出来,带动一些亟需保护的其他传统艺术共同发展。
相声江湖的另外一重主要营业方向就是餐饮。毕竟是陕西和东北融合的场馆,菜品方面的主营方向也是陕西和辽宁的融合菜。五楼是隐私性比较好的包厢,六楼的包厢正对剧场,可以在聚餐的同时欣赏相声。
传统的相声园子还局限在卖票这种单独的盈利方式上,但相声江湖想走的显然不是靠票价竞争的路子。不但引进了评书、大鼓、舞蹈和民乐这些门类,还有免费参观的艺术馆和文创、水吧,以及作为主要盈利方向的餐饮,初步形成了产业链的规模。
产业聚集,一站式娱乐体验。
除了相声江湖本身的定位之外,旁边的龙之梦和京东mall也是一大亮点。相声江湖周围有大型的室内动物园、未来科技馆、购物广场还有滑雪场,这些需要大量空间的商业模式对于中街而言有些不合适,但选址在龙之梦却是恰到好处。
一来龙之梦可以提供的场馆面积更大;二来这里是大东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公共交通便利;三是龙之梦周边商业环境完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相声江湖在搭建平台、延长产业链、避免扎堆竞争这些方面都具有前瞻性。如果能跟这些业态组成联合的产业模式,对沈阳的文娱行业发展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相声江湖将会在6月22日正式开业,端午节三天假期还会在外面举行露天惠民演出,不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潜在消费群体,还能形成产业虹吸效应,从单一的茶社走向多维的演出综合体。
来源:大东区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