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让制造业更“聪明”——长春市经开区加快建设智能制造高地与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聚焦吉林
关注
在经开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智改数转”塑造竞争新优势。图为舍弗勒下属企业——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本组摄影 张扬

乘“数”而上,企业发展活力旺。图为长春华众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AGV机器人来回穿梭,全车间的物料可精准配送到产线指定位置;工业机器人精准加工,灵活的机械臂伸展、旋转自如,生产车间实现了作业智能化、生产现场可视化。
让生产更“高效”,制造更“聪明”,发展更“高质量”,这是舍弗勒下属企业——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智改数转”的一景,也是经开区加快建设智能制造高地与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加速“数实融合”、推进智能化技改、“联”上工业互联网……在经开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
走进生产车间,仿佛步入了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实验室。这里没有了传统车间的喧嚣和混乱,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精准、有序的生产场面。整个车间明亮整洁,一台台智能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神情专注地注视着生产线的运行。他们只需在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调整,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化的设备高效完成。
在这里,科技与人力完美融合——
使用物联网实时收集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预测设备可能发生的潜在故障,以及潜在的质量问题;利用虚拟技术对未来生产线、生产布局、工艺流程等进行建模仿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赋能机器自主学习,自主判断……
“‘智改数转’是企业发展活力的密码,通过利用大数据架构、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传统的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每年生产效率提升幅度都在10%左右。”总经理江怀生说。下一步,纬湃汽车将全力推进“5G+智慧物流”项目,打造智能仓库及配送系统,并继续深度挖掘和利用5G技术的潜在应用,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变化中抓住了不变量,用“智改数转”为效益提升作乘法。
走进长春华众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的喷涂车间,智能机器人依然是主角。它们形态各异,却都以高效精准的动作执行着各自的任务。车间里入口处的数字化建设平台,犹如同一个智慧的大脑,实时收集和分析着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大屏幕上,各种参数和图表不断闪烁更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情况。
“基于数字化建设平台,我们利用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设计,并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通过防错信息自动控制、产品特性数据、产品追溯信息自动存储等功能,实现生产过程全面监控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长春华众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业介绍说。
在“云”上飞翔,是为了更好在“实地”奔跑。
经过“智改数转”的加持,长春华众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发展信心不断增强,转型能力不断提升。在这里,智能装备及工业软件广泛应用,车间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和互联互通,产品质量实现在线检测和信息可追溯,物料配送和仓储物流实现智能化运行,能源消耗和车间环境实现智能管控,安全水平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锐意进取的“大象”,敢于在风口转身、起飞;政府做好“引”“育”“补”,夯实转型之基——两个火车头一前一后,推动着产业发展“加速跑”。
大企业决定着“经开智造”的高度,而广大中小企业则决定着产业链的强度。
“智改数转”开展以来,经开区充分发挥全市产业发展主战场的优势,聚焦汽车零部件、光电信息、医药等先进制造产业,吃透用好国家、省、市三级叠加政策,积极组织各类企业与优质运营商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对企业“一对一”指导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智改数转”,加快建设智能制造高地与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做好“上云”文章。大力推进现有数字化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端平台迁移,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效能。目前,经开区已动员20余户企业“上云上平台”,其中三鼎等3户企业已获得市级优秀案例。
——做好“赋智”文章。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截至目前,已有近60户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成功培育出33个省、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共获得国家及省市资金支持1376万元。
一系列组合拳让企业“敢转、愿转、会转”。前三个季度,经开区实施“智改数转”工业企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区平均增速7.8个百分点,促动作用显著,改造红利显现。
经开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董善表示,下一步,经开区将加速推进“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全面落地,提能升级一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孵化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落地推广一批智能制造新场景,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区内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春经开区新闻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