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午评:指数早盘低开低走 创指半日收跌2.37% 能源板块活跃

股市直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分时图

分时图

10月17日消息,指数早盘低开低走,创指半日收跌超2%。板块方面,燃气板块临近午盘拉升,国新能源、长春燃气涨停;油气股逆势活跃,首华燃气涨超10%;银行板块走强,青岛银行领涨,农业银行11连阳,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银行板块指数7连阳;下跌方面,CPO板块震荡走低,仕佳光子跌超15%;可控核聚变板块调整,宏微科技领跌;电网设备板块走弱,华明设备、科陆电子跌停。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4100只。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877.20点,跌1.00%;深成指报12825.85点,跌1.99%;创指报2965.47点,跌2.37%。

盘面上,燃气、贵金属、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幅居前,其他电源设备、兵装重组概念、风电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煤炭

安泰集团、大有能源双双涨停,宝泰隆、云煤能源、郑州煤电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国盛证券近日研报指出,煤炭板块在2025年下半年由于煤价反弹,煤企利润有望改善,且四季度煤价具有向上弹性,看好煤炭板块四季度反弹。

2、钢铁

广东明珠、凌钢股份双双涨停,金岭矿业、柳钢股份、三钢闽光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0月15日在京召开钢铁工业提质升级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钢铁工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讨论稿)》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研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消息面:

1、【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10月17日在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表示,截至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其中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影响召回的有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53.18%。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有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近期正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宣传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和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

2、【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拟10月27日下午举行 “一行两局一会”主要负责人将做主题演讲】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复,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开幕式拟于10月27日下午举行,由北京市市长殷勇主持、市委书记尹力致辞,5家共同主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做主题演讲。

3、【因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 华为智界部分车型开始换用宁德时代电芯】从鸿蒙智行人士处获悉,因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智界部分车型将调配一批宁德时代82度电池(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混合),此前该车搭载的是中创新航同规格电池。两品牌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及功能均符合华为“巨鲸”电池平台标准,质保政策保持一致。据知情人士表示,此举旨在加快交车,保障用户享受国家购置税减免政策(今年减3万,明年减1.5万)。该人士还称,宁德时代电芯成本高于中创新航,车辆售价保持不变。

4、【李飞飞团队发布世界模型最新成果】《科创板日报》17日讯,当地时间10月16日,李飞飞宣布对外推出全新模型RTFM(A Real-Time Frame Model),不仅具备实时运行、持久性和3D一致性,单张H100 GPU就能运行。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8500亿元至32.11万亿元。主要源于季末支援母行考核的季节性回撤,叠加国庆长假前投资者持现需求上升、权益市场分流资金等短期因素,回撤幅度大于2018-2024年9月的回撤均值0.66万亿元,但低于2023年—2024年的均值1.1万亿元。进入10月后,随着季末考核压力消解及双节假期流动性需求回落,理财规模有望在月内实现修复。长期来看,低利率时代,“固收+”理财产品仍是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预计10月单月规模有望回升一万亿元以上,全年理财规模高点有望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华泰证券研报称,宏观视角下,当前地产周期磨底进入“深水区”,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策略视角下,地产链板块风险消化或已较为充分,优质企业有望受益于业绩预期改善及龙头进阶的双重逻辑。当前地产链企业估值隐含的股权成本较2025年一季度已回落至合理区间,反映投资者对地产周期风险的过度计入已有改善,地产及地产链板块估值修复的阻力有所减弱;本轮地产周期回落持续时间较长,且其中伴随有疫情、贸易摩擦的扰动,产业链占据优势地位、现金充沛的优质企业在地产周期筑底企稳后,有望受益业绩修复预期及龙头进阶的双重逻辑;相比于科技及先进制造板块,地产及地产链7月以来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