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AI概念股跌幅居前

市场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分时图

分时图

3月11日消息,三大指数集体低开,AI概念股跌幅居前。截至今日开盘,沪指报3335.44点,跌0.91%;深成指报10698.81点,跌1.17%;创指报2172.18点,跌1.26%。

消息面:

1、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笼罩华尔街,美股三大指数周一集体收跌,道指跌2.08%,纳指跌4%,标普500指数跌2.7%,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超15%,为2020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英伟达跌超5%,苹果、Meta、谷歌跌超4%,微软跌超3%。热门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59%。

2、《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昨日发布,将推动人工智能企业联合行业开发工业、医疗、教育、法律、文创等垂直行业的智能体,打造一批轻量化的智能化的产品。

3、广东印发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立法工作;支持企业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资源。

4、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8.6万辆,同比增长26%;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68.6万辆,同比增长79.7%。

5、昨日有消息称,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CyberOne正分阶段落地亦庄产线,并计划于3-4月公示量产进展,4-5月开放参观,下半年做PR宣发。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前述消息不属实。

6、Manus创始人季逸超在社交平台透露,Manus产品使用了不同的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Qwen)的微调模型。

7、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将于3月13日召开多模态智能体技术沙龙暨技术规范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围绕多模态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应用落地等展开研讨,并介绍多模态智能体技术规范框架。

8、字节豆包大模型团队官宣开源一项针对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的关键优化技术,可将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1.7倍,成本节省40%。

9、昨日有市场消息称,字节跳动向寒武纪下单4万颗580芯片,单价2.5万元,总价值合计10亿元。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消息不实。

10、芯源微公告,北方华创拟受让9.49%公司股份,股票复牌。

11、厦门港务公告,筹划购买集装箱码头集团控股权等事项,股票今起停牌。

12、富临精工公告,控股子公司拟增资扩股引入战投宁德时代;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在智能机器人部件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13、双成药业公告,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奥拉股份100%股份。

14、海南华铁公告,公司算力合同正常履行中,敬请广大投资者不轻信市场谣言。

15、ST金一公告,拟4.13亿元收购金融软件公司开科唯识43.18%股权并取得控制权。

16、胜宏科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272%-368%。

17、据悉苹果准备今年晚些时候对iPhone、iPad和Mac的软件进行重大升级,将从根本上改变操作系统的外观,让苹果各种软件平台更趋一致。

18、美国和乌克兰官员本周将在沙特会面,讨论俄乌初步停火的时间和范围。特朗普中东问题特使Witkoff表示,美乌有望本周达成协议。据悉他计划再访莫斯科,可能与普京会面。

19、为报复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加拿大安大略省周一起把对美国三州的供电价格上调25%。

机构观点:

银河证券指出,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转型期,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叠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呈现出逐步改善态势。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市场运行趋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后续还需关注特朗普对华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扰动。配置方面,第一,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第二,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和“两新”主题。第三,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重点关注央国企。

中原证券指出,周一A股市场先抑后扬、小幅震荡整理,早盘股指平开后震荡上扬,盘中股指在3375点附近遭遇阻力,午后股指震荡回落,尾盘企稳回升,盘中有色金属、军工、医药以及煤炭等行业表现较好;银行、保险、互联网服务以及软件开发等行业表现较弱,沪指全天基本呈现震荡整理的运行特征。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5倍、39.20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周一成交金额15443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逆周期调控政策持续加码,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形成支撑,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成为焦点。政策预期升温,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消费提振、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具体措施落地。央行维持适度宽松基调,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外资回流或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支持。3月至4月为年报披露高峰期,企业盈利修复情况将直接影响市场信心,需警惕业绩不达预期的个股风险。短期资金偏好转向防御性板块,高股息红利资产表现稳健,而科技成长板块因估值高位承压,市场进入风格再平衡阶段。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的特征,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