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小马宝莉”卡片“退坑免费送”?南京已有人被骗!

转自:荔枝新闻

《小马宝莉》动画深受青少年喜爱,周边产品“小马宝莉”卡片也成为中小学生眼中的“宝贝”。很多稀有卡片炙手可热、一卡难求,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小马宝莉》的火爆,让诈骗分子将犯罪目光逐渐转向了青少年群体。近期已发生多起关于“小马宝莉”卡的骗局,受害者几乎都是未成年人,损失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

南京建邺区的孟同学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帖文称“退坑免费送”小马宝莉,于是主动私信对方。

在交谈中,孟同学按对方要求垫付一笔40元运费后,对方发来一张伪造的“公安局证明”,宣称由于孟同学未成年,导致账户被冻结6万元,必须配合其解冻,否则会被法院起诉。

孟同学被对方唬住了,听从要求开启视频通话,并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其母亲的手机,先下载指定APP后绑定信用卡,再获取验证码,随后直接修改密码进行多笔大额消费。等到她母亲发现异常时,已损失4万元。

南京秦淮区王同学,在某社交平台发帖售卖小马宝莉卡片,嫌疑人私信有意购买,并以王同学还未成年无法通过该平台收款为由,提出换至其他平台进行交易。

对方以帮助王同学收款为由,让王同学下载“Webex”软件,共享屏幕进行远程视频通话,并通过王同学在软件中注册的信息窃取了王同学的银行卡账号,并以付款时需要验证码为由,蒙骗王同学提供验证码,随后迅速划走了王同学卡上的1万元余额。

套路解析:1、发布“免费”送卡等虚假信息引流。不法分子通过在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广告,谎称自己有“小马宝莉”卡片可以免费赠送或可高价收卡,吸引受害人联系添加好友。

2、要求视频联系或共享屏幕。不法分子把握未成年人不懂法、害怕家长发现等心理,要求未成年人与其视频聊天,指导未成年人操作家长手机网银、支付宝、微信等账户。

3、控制未成年人家长手机账户。不法分子一旦获取未成年人家长手机账户相关信息,即刻控制相关账户,并立即实施转账、消费,在不知不觉中使得家长遭受损失。

2、银行密码要保密。请家长保管好银行卡账号、以及“云闪付”“数字人民币”等APP绑定的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轻易透露给孩子。

3、孩子视频要留心。家长如发现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与陌生人进行视频或打开共享屏幕的,应当立即进行制止。一旦发现孩子被骗,应当立即报警求助。

(来源:《零距离》记者/谢炜 编辑/国正)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