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火辣“架”到
转自:沈阳晚报



拌、炸、烤、卤等口味百变的鸡架令人垂涎,“锅包肉味鸡架”等创意料理将传统东北菜与鸡架元素巧妙结合,引得众多食客连连叫绝……7月13日晚,“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在老北市景区拉开帷幕。沈阳,这个将鸡架发挥到极致的美食圣地,也正式确立了沈阳作为“鸡架美食之都”的地位。
吃货“架”到
全城寻找大胃王挑战赛嗨爆现场
爱吃鸡架,只是沈阳人的“常规操作”,但能吃得又快又多又干净,才是吃货中的王者。本次活动特别准备了“鸡架节限定版全城寻找大胃王挑战赛”。香辣诱人的鸡架、清爽解腻的格瓦斯、肥美Q弹的小龙虾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报名参与。
“我在开车听广播时知道了这次比赛,不但可以免费报名,如果获胜了还有奖品可以拿,于是今天就来到了这里。平时我就很喜欢吃鸡架,熏的和烤的口味是我的最爱,希望今天能取得一个好名次。”参赛选手郭先生对记者说。
“鸡架的味道真不错,因为以前参加过类似的比赛比的都是谁吃的多,但这个比赛拼的是技巧,能够晋级很意外,期待最终的PK赛能够脱颖而出。”选手刘先生感慨。
活动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比赛延续了前两届大胃王的比赛方式,预计邀请80余位选手分成若干轮参赛。每轮比赛限时两分钟,在规定时间内,比谁吃的既多又快还干净。每位选手报名均可以得到一份纪念品,每一轮比赛选出三位选手晋级,最终评选出十位大胃王,根据比赛名次获得相应的奖品奖励。
一图读懂沈阳鸡架历史
感受英雄城市的担当和情怀
“人们吃鸡架其实是在怀旧,味道是有记忆的,像老北京的豆汁、绍兴的臭豆腐一样,鸡架无非承载了沈阳人某种记忆而已……世上所有的鸡架都是沈阳的久别重逢。”活动现场,一张超大的“沈阳鸡架历史”展板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从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沈阳人民把鸡和鸡蛋捐献出来,在沈阳南塔附近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养鸡屠宰场,养的鸡主要将鸡腿、鸡胸肉供给沈阳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食用,用剩下的鸡架配上戗面馒头和大碗啤酒售卖,到80年代,以鸡架汤为汤料的抻面搭配一瓶爽口的啤酒,成为了沈阳人的标志性美食“套餐”。从90年代沈阳市民用专业技能制作烹饪工具,开创了铁板鸡架、烤鸡架、熏鸡架等各种做法,开辟出一条“鸡架致富之路”,到如今随着东北文旅的爆火,沈阳鸡架不断“出圈”火遍全国。沈阳人爱鸡架,爱它或清淡或热辣的百变口感,更爱它承载着的家国情怀与动人记忆。
时光流转,许多东西的标价变了,但沈阳鸡架却依然保存着原有的市井气。无论何时,沈阳总能将最珍贵的一切献给最可爱的人,将使命牢牢担在肩头,将乐观与勤劳镌刻进生命。
鸡架美食之都火爆“出圈”
爆款美食IP轰动全国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
本届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成功“落户”和平区老北市景区,源于两者文化内核的“对味儿”。一直以来,老北市都以“最沈阳”而闻名。这里的民俗文化、庙会夜市、沉浸式演出等,每一处都在向大家传递着沈阳的古老而又浓厚的底蕴和文明传奇。而鸡架更是“最沈阳”不可或缺的美食文化符号,沈阳鸡架美食之都也随着文旅的东风火爆“出圈”。这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味觉标签,更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更是带动文旅繁荣的亮眼美食名片。
作为轰动全国的爆款美食IP活动,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不仅展现了沈阳丰富的美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鸡架为媒,搭建起了一个文化交流与文旅推广的平台。
下一步,沈阳市将继续挖掘沈阳鸡架的文化内涵,让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成为对外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汇聚全国目光,传递沈阳英雄城市文化内涵,书写高品位美食文化名片。强化沈阳“鸡架美食之都”辨识度,助力推出独具地道沈阳范儿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消费场景,擦亮城市夜经济,助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展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崭新面貌,助力沈阳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迈进。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金丹 文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