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港股上市后中药巨头持续并购,北京同仁堂子公司初显峥嵘

财经头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6月28日,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依托于“同仁堂”品牌,同仁堂医养主要通过旗下的中医院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报告期内,同仁堂医养的收入分别为4.70亿元、6.97亿元和8.9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15亿元和0.45亿元。

按照2022年的收入规模计算,同仁堂医养已经是我国非公立中医院行业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公司。

不过同仁堂医养仍计划通过持续的并购扩大业务规模,还设定了2028年底前收购5家中医院的目标。

同仁堂医养收购浙江三溪堂

2022年7月,同仁堂医养,联合同仁堂养老基金以及同仁堂医疗基金,以2.844亿的现金,收购浙江三溪堂75%的股份。

注意,只是75%,浙江三溪堂原来的主人,还是保留了25%的股份。

并且,在同仁堂医养本次上市改制的时候,浙江三溪堂原来的主人,朱老板及其夫人,还成为了同仁堂医养的投资人、股东。

看看,朱先生和潘女士,在把三溪堂卖给同仁堂医养之后,在保留25%的股份同时,还成为了同仁堂医养的股东,朱先生持有2.13%,潘女士持有1.74%。

要知道,同仁堂医养,可是北京国资委旗下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同仁堂控股83.98%的国字号企业啊!

并且,上市申请书里也提到了同仁堂医养收购三溪堂后,三溪堂中药,也就是三溪堂原老板朱先生控制的一家药企,和同仁堂医养之间,还存在着数目不小的关联交易。

2023年,朱先生向同仁堂医养,销售了8600多万的药品、耗材。

上市申请书中提到的同仁堂和三溪堂之间的关联交易,并不是只有这8600万的药材。

同仁堂,与三溪堂,远远不止收购与被收购那么简单。

记得三溪堂当年还和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谈过收购的事情,作为上市公司的宜华健康,还曾经为此专门发过公告。

宜华健康与三溪堂之间的并购,也是当时的中医并购焦点新闻。

只是,后来的宜华健康,很快暴雷,很快退市,现在只能在三板市场上看到宜华健康的影子了,股价只剩下0.13元,一毛三分,买根棒棒糖都不够。

不得不替三溪堂感到庆幸,替三溪堂的主人朱老板感到庆幸,要是当年卖给了宜华健康,现在的三溪堂也跟着在三板市场里沉沦了。

同仁堂医养收购上海承志堂

上海承志堂成立于2007年8月10日,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万元,主要从事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2024年1月10日,同仁堂医养与上海承志堂、杭州承志堂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杭州承志堂同意以人民币9100万元的代价将其于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转让予同仁堂,代价将分为四期以现金支付。

同仁堂于2024年1月29日(「交割日」)完成对上海承志堂的收购。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第一期及第二期付款(占代价的80%)已结清,剩余两期付款(各占代价的10%)将分別于交割日后六个月及一年内到期。于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承志堂成为同仁堂的非全资附属公司,由同仁堂与杭州承志堂分別持有70%和30%的股权。

同仁堂已将持有的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质押予一家商业银行,以就此次收购获得银行信用融资。

注意,本次收购,同仁堂付出9100万元,只获得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并且,同仁堂将收购而来的股权转身就做了抵押,目的还是为了从银行融资,以便支付收购款。

同仁堂连锁中医收購上海中和堂

上海中和堂成立于2005年12月13日,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

根据上海中和堂未经审计的账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610万元,而在2023财政年度(截止同日)获得的收入及税前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3060万元和人民币220万元。

2024年6月6日,同仁堂与上海中和堂、上海中优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优”)、袁重庆先生、于莉女士及卞淇女士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中和堂股权转让协议”),据此,本公司同意以人民币2076万元的价格从上海中优收购上海中和堂60%的股权。该价格是基于独立专业评估师对上海中和堂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总价值进行评估后确定的,并将在满足相关先决条件后,通过我们的内部财务资源和/或银行信贷融资,分四期以现金支付。

中和堂股权转让协议规定,(i) 如有任何重大违约行为,可由非违约方终止协议;或(ii) 如果相关先决条件未能根据协议达成,可由同仁堂医养终止协议。预计在所有相关先决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该收购将于2024年12月前完成。

同仁堂收购上海中和堂的代价是2076万人民币,但也只是收购了中和堂60%的股份。

三桩收购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从2.884亿收购三溪堂75%的股权,到9100万收购上海承志堂的70%的股份,再到2076万,收购上海中和堂60%的股份。

从75%,到70%,再到60%,同仁堂想要收购的股权比例一降再降。

唯一不变的是,这些收购而来的股权,都被同仁堂连锁中医拿去银行做了抵押。

如果说固生堂靠上市融资,然后大张旗鼓地收购中医馆,是中医馆并购的第一乐章;

那么,同仁堂连锁中医,靠银行融资,然后收购目标中医馆51%以上的股权,以达到并表的目的,同仁堂连锁中医这样的收购,就是中医馆并购的第二乐章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