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让党旗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新征程上高高飘扬

转自:沈阳日报

走进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红墙蓝天相映,鲜花绿树为伴,出来遛弯儿的居民在“牡丹亭”内休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社区里的城市书房、幸福广场、劳模广场等,都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这里是一个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会牢牢地记在心里,我也会把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践行到实际工作中。”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我是党派来的,我要把总书记对老百姓的关心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好,让群众感受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让党旗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新征程上高高飘扬)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辽沈大地全面振兴大潮激荡澎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东北、辽宁、沈阳高度重视、深情牵挂、念兹在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围绕当好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排头兵,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将实施“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作为主要路径,以强烈担当促振兴,以务实举措求突破,推动沈阳进入蓄势腾飞的新时期,呈现出向上向好的态势趋势气势。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坚定、敢于担当、成绩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进一步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攻坚突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市委决定,对宋庆良等90名共产党员、李晓菲等90名党务工作者、沈飞民机有限公司40厂党总支等140个基层党组织予以表彰,分别授予“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沈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受表彰的“两优一先”典型,是全市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踊跃投身新时代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建功立业。他们,让党徽在筑梦征程中闪耀光芒,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传承红色基因,筑梦大国重器

“把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看成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最大信任,看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最光荣任务,看成是生命中最宝贵、最神圣的使命。” 沈鼓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设计部副部长仲作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数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参与并坚持完成了我国三代非能动先进压水堆用屏蔽主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过去的十年里,仲作文带领团队完成了包括“AP1000屏蔽电动泵制造”“CAP1400屏蔽电机泵研制”等在内的8项技术革新项目,其中重大技术创新4项,申请专利达到15件。CAP1400核主泵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国内企业的装备制造业制造技术水平和能力。

“党员积极参与科技攻关项目,坚决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这是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一直以来的坚持。公司党委组建由党委书记挂帅,4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参与的攻坚团队,先后攻克高产能小型化设备架构设计开发、光刻机联机作业的智能化控制和软件平台开发等4项“卡脖子”技术,成功打破了国际上行业垄断的“周期律”。

“坚决把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是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党支部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新时代“全国最美职工”李志强及其班组传承并弘扬了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优良作风,在推进航空发动机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李志强班”与技术团队深入分析,参与建成了国内首条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智能脉动装配线。

党建是企业之魂。沈阳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强化思想引领,结合企业实际,创新“一核三带”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带动业务发展,带动安全生产,带动履行社会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前仆后继、不懈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美诗篇,留下了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沈阳印记”。在全市“两优一先”典型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逐梦前行。

攻坚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抓好项目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要求的实际举措,对于沈阳推动经济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子意义重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大抓项目拼服务、拼本领、拼效率,抢时间、抢市场、抢机遇,争政策、争要素、争入库,以实的作风、实的举措、实的成果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战鼓催征再出发,砥砺奋进正当时。沈阳市财政局国库处党支部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立足本职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为全市财政工作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市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处长韩晓姝始终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全力投身发展改革事业,勇当“排头兵”,有力推动沈阳在全省改革突破中当先锋、打头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处党支部书记穆娜政治立场坚定,对党无限忠诚,作为支部书记,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向纵深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同安排、同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今年,沈阳文旅火爆出圈。“听劝”服务和升级重构“待客之道”,是沈阳赢得游客满意的关键所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紧抓文旅融合发展契机,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深挖沈阳故宫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开发近六百种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开辟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推出惠民政策,延长开馆时间,用细致周到的服务呈现出美好、温暖、贴心的沈阳故宫。

“让党旗在警营高高飘扬。”沈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突击一中队党支部始终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反恐维稳、应急处突、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处置群体性事件和抢险救灾等职责使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体现了强烈的担当意识和明显的尖刀作用。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无愧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的骨干中坚。

创新基层治理,投身乡村振兴

90后的她扎根基层,带领辖区居民奋战日日夜夜,用3年多的时间让昔日家庭收入低、文明素养低、矛盾纠纷多、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的公租房社区,变成了温暖和谐的幸福家园。她就是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北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纪丹。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她夯实党建之基,锤炼担当之功,厚植为民之情,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在先进典型身上,充分展现了沈阳人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他们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持续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进社区(村),深化“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村)工作室建设,扎实开展“党派我来的”温暖行动和“我是雷锋”志愿活动,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让“马上到、我来办”成为群众耳边最温暖的声音,把一个个小区建成有爱有暖有善有伴的幸福家园。

擦亮民生品牌,创新基层治理。和平区南湖街道党工委推动“两邻”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创新开展“小区党建+居民参与”自治模式。同时,聚焦“一老一幼”两个重点服务群体,利用“青少年驿站”“心邻教室”等示范服务场景,每年开展文化教育类课程千余课时。持续深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新格局,文安路社区在全市率先搭建120一键通平台及关爱服务系统,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服务群众,打造幸福乡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辽中区刘二堡镇皮家堡村党总支书记刘同金对乡亲们的承诺。按照“一村一业”思路,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创办蒲水香韵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建成“阳光玫瑰”温室葡萄225栋,建造葡萄储藏冷藏库、果品交易市场,初步搭建起栽种-储藏-交易系列葡萄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亿元。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万余元。

人民至上,践行宗旨。全市“两优一先”典型的事迹和精神,不断释放着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植于心,主动将青春、梦想、奋斗融入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时代洪流之中。

全面振兴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必将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敢闯敢干加实干,继续走好拼搏之路、奋斗之路、光荣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

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