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市公安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营商局全力推动沈阳企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沈阳晚报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走访重点项目627个(次)、企业5267家(次),为项目和企业解决各类诉求512件,全市有两家企业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全市已开展“亲清会客厅”活动340次,解决企业问题454件……今年以来,沈阳继续以“暖企护企助企兴企”行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企业舒心发展、放手发展、竞相发展,具体采取了哪些工作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6月26日,沈阳市召开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了“助企”工作。

市公安局:

共破获涉企案件49起,打击处理93人

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明介绍,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组织带领全市公安机关以“法治营商、公安先行”的奋进姿态、以“攻坚突破、奋勇争先”的实干担当,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全力为沈城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企案件49起,处理93人。不断深化市场秩序整治,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对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等犯罪行为露头就打,及时斩断由乱生恶、由恶变黑的犯罪链条。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组织4个,破获刑事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名。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电诈案件930起,电诈现案同比下降了30.95%,损失金额同比下降了32.12%,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2726名。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2024护企流动讲堂”“维权大讲堂”等活动,与省律师协会共同举办“护航企业、助力创新”法律论坛。上半年,全市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9场次,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解答企业咨询115件(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走访重点项目627个(次)、企业5267家(次),为项目和企业解决各类诉求512件。

截至目前,沈阳公安行政审批事项由最初的156项精简到现在的120项,共计减少相关行政审批要件128件,审批要件在3个以下的事项占比33%;对照法定时限,全局共减少审批时限495个工作日,即时办结审批事项达到75个,占比62.5%。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全力打造公安行政审批“数字化”。截至目前,非涉密、涉外、涉公共安全审批事项均可网上办理,沈阳公安实际网办数量位列全省公安机关首位,占比30.88%。近期,公安机关根据头部企业实际需求,整合全局审批资源,创新建立了“审批服务联络警长制度”,将行政审批前移到头部企业园区内部,赢得企业称赞。

市市场监管局:

去年全市两家企业获全国质量奖

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吕广介绍,2023年,全市两家企业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实现全市在全国质量奖零的突破,3家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公示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

近3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300余家企业、500余人提供培训,为企业梳理发展机遇200余项。帮助企业了解行业位置和发现品牌建设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多渠道发布评价榜单,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2023年,全市共推荐58家企业参与品牌评价,涉及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26家企业品牌价值超亿元。

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推动”的原则,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全市备案企业首席质量官总数达226人。

围绕数控机床、机器人等8个重点产业,市场监管部门指导30余家企业完成标准创新型企业(初级)自评入库,并根据入库情况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中级)推荐工作。积极开展动员培育和帮扶指导,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批国家首批机器人、数控机床领域唯一国家标准验证点。

充分发挥沈阳市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优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5月底,市场监管部门为1504家商户提供了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免费服务,免征计量检定费1643万元。拥有27485项检验检测资质,能够全面覆盖全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计量仪器、能源化工、工程建筑等检验检测领域。拥有国家加气机质量检验中心、国家家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9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辽宁省流量计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辽宁省车用天然气质量检验中心等9个省级质检中心,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满足辽沈地区各类市场主体检验检测需求。

市营商局:

全市累计发放惠企惠民补贴23.88亿元

市营商局副局长吴世科介绍,今年以来,新对接“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等14项材料数源,优化“新生儿一件事”等6个服务场景,上线“公民信息连锁变更一件事”等3项跨部门一件事场景、“边防证办理”等12项零材料申报场景和“导游证核发”等17项都市圈通办场景。全市已开展“亲清会客厅”活动340次,参与企业2113家,解决企业问题454件,办结率达97.1%。

截至目前,已累计优化调整市区5类780项政府职能,汇聚治理476项材料数源,上线67项中介服务事项,跨部门一件事总数达到102个,智能化场景总数达到1156个,推动2449项申报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今年3月,全市“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案例获评辽宁省第二届制度性创新成果。

持续拓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上线首批机动车驾驶证公证等“跨省通办”事项13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规范完成521项,“全市通办”事项99项,“都市圈通办”事项累计175项,“告知承诺”事项全市累计286项。

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实现全市2204个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完成改革,窗口总数从5242个缩减至3451个,缩减率34%,窗口人员总数从6155人缩减至4748人,缩减率23%。

开展窗口行业优质文明诚信服务创建活动明察暗访工作,出台《领导带班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设立“找茬窗口”350个,共受理并解决各类问题737个,问题办结率100%。推进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梳理市区两级首批仍在有效期内惠民惠企政策416项,通过沈阳市“好政策”平台上线政策182项,累计发放惠企惠民补贴约23.88亿元,惠及企业16195户,居民430792户,利用平台实现资金在线兑付模式,属于全省唯一。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杨硕

摄影记者 王勇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