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半小时直达珠江西岸、城市群联系更紧密 深中通道将为深圳带来哪些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每经编辑 董兴生    

“深中通道对深圳来说是一个跨越,结束了深圳没有珠江两岸直达通道的历史。”6月25日下午,“桥见未来,融湾入圈”深中通道财经媒体座谈会在深圳举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6月底,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其每日预估车流量有望达到8万至10万标准小汽车。深圳到中山、广州南沙的出行时间将缩短到30分钟以内,至珠海、江门也将缩短到1小时以内。

“深中通道主要改变了时效环境,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提高了要素流动的效率,会带来极核效应和梯度转移效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说。

王国文认为,以制造业为例,深圳低成本的加工制造环节可能会向外转移,进入中山、江门等地,但对于深圳海港、空港则会产生极核效应。借助深中通道,中山已经进入了深圳机场临空经济的紧密圈层,客流、货物从中山到深圳机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变得更低。深圳港作为全球枢纽港,其航线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王国文表示,不仅如此,深中通道会带来整个经济形态和产业形态,乃至城市群的巨大变化。深圳作为电子商务中心城市,集中了许多物流企业。部分企业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在谋划中山和深圳的“双城”物流合作模式,也有许多企业把电商的直播基地放到了中山。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类似的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效应就会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是整个湾区对外辐射力、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

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展改革处相关负责人看来,目前深圳东西两大港区约四成货物来自珠江口西岸。深中通道开通之后,珠江口西岸的货物一小时之内就能抵达港区,深圳港向西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同样,珠江口西岸的市场潜力也会带动前海发展。

深中通道拓展的不仅是时空距离,也带来了珠江两岸协同发展的新机遇,事实上,两地新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周雪晴表示,深中通道对珠江东西两岸的产业要素融通、产业协同升级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深圳、中山两市可依托此支点,探索“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等产业合作新模式。“未来深中两市还可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智能智造、商文旅等方面的走廊布局建设及会展、临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周雪晴说。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