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重庆首个食用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新京报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新京报讯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近日,《榨菜(腌渍和压榨的蔬菜)——规格和测试方法》(ISO/NP 21566)在国际标准新提案投票中获全票通过,正式立项。这意味着榨菜即将拥有全球统一的产品标准,这也是重庆市首个获批立项的食用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国际标准。

榨菜起源于19世纪的中国,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在全球范围内深受欢迎。有“世界榨菜之乡”和“中国榨菜之乡”之称的重庆市涪陵区,2023年产销成品榨菜51.28万吨,销售收入53.14亿元,榨菜产业总产值141.16亿元,产品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约9.2万吨,年出口额约1.7亿美元。

在此之前,榨菜并没有全球统一的、明确的产品质量、规格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榨菜的国际贸易和流通。2023年6月以来,重庆市及涪陵区两级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组建专班、搭建平台、多边联动等举措,理顺了申报工作路径,并邀请中国工程院、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方面的国内外顶级专家赴渝交流指导,形成线上定期会商等机制,围绕解决标准制定的7个方面问题,探讨细化了25项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推动了榨菜国际标准的制定。

《榨菜(腌渍和压榨的蔬菜)——规格和测试方法》规定了榨菜的定义,明确了榨菜的感官、理化、污染物、微生物、包装、标签、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并描述了对应的测试方法。该标准对提高供应国际市场榨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破除贸易和技术交流的壁垒,将发挥重要作用。

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针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收集到的各成员国的立项投票意见,会同区农业农村委、榨菜产业发展中心及相关榨菜企业等,对标准内容和意见进行汇总分析,推动榨菜国际标准早日出台,实现榨菜产品的等级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助推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