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成都造”HPV疫苗进入研发关键期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蓉企以国际科技合作点燃创新“火花”

“成都造”HPV疫苗进入研发关键期

“The best innovations come from cooperation……”采访中谈及创新之源,在迈科康生物首席科学家Mark R. Alderson(下称“Mark”)眼中,创新诞生的关键是合作。由Mark促成合作,成都团队领衔研发的一种针对HPV的治疗性疫苗正处于关键期。“同时,我们研发生产的疫苗产品,也将从成都‘出海’,造福全世界人类。”

当越来越多外国科学家来蓉参与创新研发,原始创新成果得益于开放合作。从成都“出海”走向世界的背后,是成都全方位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高水平开放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行动。

开放合作

“成都造”HPV疫苗有望“出海”

驱车来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下简称“生物城”),在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迈科康生物”),记者见到了这家成都企业的首席科学家——Mark。

“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关键是建立沟通和联系。”Mark说,国际性的研发机构需要了解像成都和其他城市正在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成都企业同时也需要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

正如Mark谈到的,开放合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成立于2016年的迈科康生物,已在中国成都、上海、杭州和美国西雅图设有研发中心及商务团队。正是得益于这种全球化布局,迈科康生物自建立之日起,就有着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基因”。在2023年,迈科康生物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建立合作,共同开发一种针对HPV的治疗性疫苗,目前正处于关键期。“我们希望疫苗开发成功后,它不仅可以在中国销售,还可以在包括宫颈癌等HPV疾病负担最重的中低收入国家等世界其他地区销售。”Mark介绍道。

“最好的创新来自合作、共享以及专业互补。”Mark表示,如果将同一研究领域,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汇聚在一起协同攻关,一定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集智攻关

突破新型疫苗佐剂技术

“我们的创新速度和创新优势一方面是依托于和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是源于公司先进的新型佐剂平台和重组蛋白平台。”迈科康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德祥直言道。

陈德祥口中的新型疫苗佐剂平台,便是企业自主攻克的一项重点生物药技术。据了解,疫苗佐剂被定义为与疫苗抗原联合给药时能够增强疫苗免疫反应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的各种成分,被广泛用于疫苗开发,是大部分疫苗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新型佐剂是开发创新疫苗的“钥匙”,如何拿到这把佐剂“钥匙”?集智攻关和协同创新是企业的“制胜法宝”。目前,该企业攻克新型疫苗佐剂技术,形成了从佐剂原材料研发、生产到佐剂配方开发与应用的垂直化产业链,拥有近20种佐剂原材料,佐剂分子数量上已做到全球第一,供应链自主可控。

创新土壤

吸引顶尖科学家来蓉共话机遇

企业的发展,与城市创新创业土壤密不可分。

“土壤”的快速变化是Mark此次来蓉印象最深刻之处。在Mark眼中,成都是一座有极具创新活力的城市。Mark透露,下一步企业将会在成都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会议,并且邀请生物医药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参会,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了解成都,感受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Mark尚且如此,海归创始人陈德祥同样被成都的创新土壤所吸引。2016年,陈德祥回国创业,创立了迈科康生物。对于企业扎根发展的这座城市,在采访中,陈德祥表示,从场地设施、支持政策,到人才储备、创新资源汇聚,在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软硬件优势非常突出。

从一间房,到一栋楼,再到一个厂,再到融资超过10亿元,正是企业一步步发展的实绩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让陈德祥感受到了成都的优势和诚意。对于未来发展,陈德祥告诉记者,利用现有对外开放环境,尝试建立新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创新产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世界,让“成都造”疫苗走向全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文/图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