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VC/PE汇聚成都

近日,成都高新区天使投资子基金(第四批次)申报指南发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科技创新的血液。成都高新区推出总计30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计划,深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力争2—3年将成都高新区打造为全国投资机构聚集的热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地。

成都高新区计划五年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下称“天使母基金”)。天使母基金主要通过投资各类天使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在成都高新区投早投小投科技,招引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人才),大力支持科学家、企业家将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本次拟重点征集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及重点赛道(微波射频、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创新药、氢能、人形机器人)两个类别共计7个需求方向子基金。主导产业子基金对其选定方向的项目投资金额原则上应不低于子基金实缴规模的60%,重点赛道子基金对其选定方向的项目投资金额原则上应不低于子基金实缴规模的50%。申请机构可以选择以下至多一个需求方向进行申报。

对于子基金管理机构,子基金管理机构在与天使母基金正式签订合伙协议前,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依法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相关登记备案资质。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及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源头单位、国际知名的技术转移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发起的子基金优先考虑。普通合伙人出资比例不低于1%。

关于子基金设立要求,单个子基金规模原则上不超过5亿元。天使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该子基金实缴出资规模的50%,且原则上不超过2.5亿元。返投方面,基金投资于成都高新区内项目的资金不低于天使母基金实缴出资额的1.5倍

集结创投力量

在本月举行的国常会上,研究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会议指出,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要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等政策,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要针对创业投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落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

近两月以来,成都陆续发布系列政策,畅通“募投管退”环节,推动投资招引目标实现。《成都市“交子之星”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全链条陪伴,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并购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银行并购贷款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丰富资金来源。退出端,四川首只“S基金”在成都注册成立,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方向进行投资。

投资端,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和平台应用场景,在聚焦产业基金方面,成都提出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

目前,成都市级国资打造的“重产+科创”基金群规模已达1250亿元,重产基金主要投资招引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支撑性项目和高能级链主企业;科创基金主要投资招引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设立规模20亿元天使母基金、规模15亿元科创接力基金,主要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初创企业。

在聚焦金融支持方面,成都出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对新设或迁入的法人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及征信机构等给予落地奖励。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对创业投资企业、基金投资顾问试点企业及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组织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对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设立区域要素市场给予奖励

文字来源: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官网、成都市政府官网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