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优化共治新模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开展志愿者增能活动

扬眼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转自:紫牛新闻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群众、服务居民的“神经末梢”。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葑塘社区开展了一次内容翔实的志愿者增能活动,楼道小组长、青年志愿者、网格员等济济一堂,共学志愿服务理论,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提升相关素养,为基层社区治理增添 “源头活水”。

此次活动,社区特地邀请“红管”志愿者开展面对面授课,进一步梳理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志愿服务知识体系,提升居民们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为后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打下理论知识基础。活动现场,为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情谊,增强居民志愿团队的凝聚力,社区还将手指养生操、节气手工制作等趣味性强的内容引入到志愿者增能培训活动中,使居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从“邻里对面不相识”到“邻里友爱一家亲”的转变,积极营造温馨互助、团结友爱的社区新风尚。

随后,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红管”志愿者队伍来到社区主干道南徐家浜巷及刚建成的街角小公园等处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扮靓社区美景。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推动由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红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只是社区商业街长效管理系列措施的其中一环。2023年底改造完成的徐家浜商业街因其前卫的造型、便利的功能已然成为了葑塘社区的“门面担当”,为打造好这一最美“名片”,社区以“四大机制”为主框架,扩充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并组建一支商户志愿者团队,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定期开展惠及居民的志愿服务,有效推动了社区商业运营与基层治理的互融共促。在社区“多管齐下”的举措下,商业街环境井然有序,居民也对社区整体形象的提升赞不绝口,舒适宜居的社区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一直以来,葑塘社区积极探索邻居里、邻聚力、邻距离“三邻工作法”,注重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被动自治转变为主动服务,从而凝聚起共治力量。下一步,社区也将持续织密“微网格”,做优“微治理”,推动“微改变”,持续调动居民自治的积极性、活跃性,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使基层治理更有深度,更贴民心。

通讯员 毛铭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李海慧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