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大连新机场建设最新进展来啦!

进入6月中旬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建设

又有新动态

随着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工程和临时自来水管线进岛工程相继开工,标志着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现如今,在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加速推进工程建设,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现场一

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工程

全面开工

6月17日,在航站楼核心区施工现场,5台强夯机正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作业,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为后续航站楼桩基施工提供场地。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工程项目负责人陈磊介绍,5月31日工程正式进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及场地平整等前期准备,6月15日正式开始施工作业。

陈磊:“深层地基处理对于有效控制地基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差异沉降意义重大,是确保未来新机场运行稳定的重要工序环节。”

据了解,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建设由填海工程、机场工程两部分组成,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是机场工程首个开工建设项目,施工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未来航站楼、航站楼前交通用地和主次干路交地区域,计划明年完工。

因地制宜,优化施工工艺。项目根据各区域的未来功能规划,结合不同陆域形成方式及地质条件,采用强夯、振冲碎石桩、旋喷桩、搅拌桩等施工形式,对航站区不同区域实施深层地基处理施工。

流水作业,压茬推进航站楼核心区域建设。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按照先急后需原则,首批处理区域涵盖了7.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核心区域,计划分5个区15个流水段同步开展施工,计划60天内完工,为9月份航站楼桩基础工程开工创造条件。同时,按照施工计划,航站楼前的交通用地强夯也将在年内全部完成。

数字赋能,全过程监控工程建设质量。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工程是新机场建设首个采用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的项目。为确保施工质量,在夯机及夯锤上安装了监测终端、数字传感器,随时采集夯点的位置、夯锤高度、夯击次数及能级等重点施工数据,上传后台监测系统,为下一步深层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验收提供数据支撑。

现场二

临时自来水管线进岛工程

全面开工

6月12日,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临时自来水管线进岛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大连新机场建设的首个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把自来水管线由渤海路通过临时施工通道引至人工岛内。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临时自来水管线进岛工程负责人伏世红介绍,新机场临时自来水管线进岛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渤海路、进岛通道、人工岛内3个施工部分,施工管线全长6.9公里,整体工期60天。

伏世红:“项目将从根本上解决人工岛不通自来水的问题,为下一步岛内大面积施工的人员工作、生活用水提供基础性保障。”

紧盯关键环节

持续加快项目建设

目前,在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施工场面,填海造地施工正在加速推进中。填海通道6排车道车辆密集穿梭,新机场人工岛10个填海作业面同步展开。

目前,新机场填海工程已完成人工岛填海造地1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76%。今年以来,累计回填土石方940万立方米,吹填淤泥85万立方米,形成陆域面积0.34平方公里,相当于近50个足球场的面积。

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兆军表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公司将紧盯目标任务,细化路径措施,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高质量推进重点任务落地。

顾兆军:“加强沟通、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快航站区、飞行区首批初步设计报批;加强现场施工组织,并联推进填海工程作业和深层地基处理施工;充分借鉴大兴、厦门等国内大型机场建设先进经验,以精细化管理建设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

大连金州湾

国际机场项目简介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选址于金州湾东部海域,是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空域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定位于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国际航空枢纽,按照国际最高运行等级4F标准设计,规划建设跑道4条、航站楼9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150万吨、航班起降54万架次。

本期工程规划建设2条远距平行跑道,5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航班起降33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大连发布)

责任编辑:张刚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