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杭州:推进招投标信用监管全链条改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3年以来,杭州市为进一步推动招标投标市场综合治理,针对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以信用赋能的工作理念,创新招投标市场信用监管机制,着力推进“信用+招投标”全链条改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档立信,管主体。杭州市出台《关于杭州市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投标人、招标人、招标代理和评标专家四类主体的信用档案,优化投标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容缺受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招标主体的承诺履约情况,规范项目招标投标容缺受理机制。创新《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从业人员“天秤码”管理办法》,打破建设、交通、水利和园林绿化四大行业的条块分割,共享企业、人员和业绩信息,统一信用评价标准、互认信用评价结果。发布《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标准和管理细则》,规范评标专家行为,构建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评标专家信用风险预警、跟踪和退出机制。

数字生态,建闭环。杭州市构建招投标领域失信黑名单联动监管库,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失信黑名单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完成196万余条黑名单数据归集、公示和查询,形成了7个黑名单清单。搭建预测预警模型,重点针对“统一标段投标企业的母子关系、法定代表人关联关系”、“评标专家与业主单位、中标单位关联性”等可能造成违法招标的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重点关注名单,推动风险预防关口主动前移。打通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清廉杭州”平台和各招投标行业监督系统,形成招投标领域态势感知、监测分析、预测预警、研判决策、治理处置、信用联动的闭环整治提升执行链。

事前预警,优服务。杭州市搭建信用风险预警组件,在投标人上传标书环节,对其是否列入黑名单和招投标领域重点关注名单,进行实时预警,让信用不良和存在风险的企业知难而退。截至目前,累计调用预警组件230.95万次,提示黑名单企业1900家次;经提示,1378家次企业主动放弃投标,占预警提示的72.53%。经预警提示后三个月内,有44.19%的企业通过整改和修复退出了黑名单,有效规范市场信用秩序。

据了解,推进招投标改革以来,全市深入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动态提供疑似线索609个,信用扣分评标专家201人次,通过“容缺受理”闭环管理机制,推进766个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形成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数智应用不断创新、管理标准不断升级、震慑效应不断扩大的阶段性成果,助推杭州市招投标整体工作提档升级。(任瑞瑞)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