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贵阳建成首个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通过“抓重点,保旗舰”的方式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采取原生境保护点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措施,对花榈木、贵州山核桃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建成首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

近期,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针对花榈木和贵州山核桃两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申报项目建设,在经开区麦乃村和清镇市塘边村分别开展花榈木和贵州山核桃资源摸底调查并建立初始档案,通过划定原生境保护范围,设立界碑、界桩、围栏围网、远程监控、警示宣传标识标牌等,建成贵阳首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并同步采取生境恢复整治、整枝复壮、种子收集、巡护管护等保护措施,实现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效保护。

据介绍,花榈木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在贵阳市分布较为狭窄,目前调查发现仅分布于经开区杨中村、麦乃村一带,资源量极少,生境条件较为恶劣,且分布区域不属于保护地。贵州山核桃为我国特有种,果仁营养价值丰富,是开发本土坚果的潜在资源之一,但由于该种分布区域狭窄、自然生长更新困难,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评估为极危等级。该种在贵阳市的分布具备一定规模,分布特征较为典型,也是贵阳市唯一被列入《“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需进行拯救保护的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章婧)

(《贵阳建成首个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