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资管规模超千亿元投资平台将诞生 上海国投与上海科创集团重组获批

证券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报记者 孙文青

6月3日晚,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投”)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上海市国资委下发的通知,通知显示,经上海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将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科创集团”)100%股权无偿划入上海国投,划款基准日为2023年12月31日。此次变更后,上海科创集团由上海国投直接持有100%股权,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国投,实际控制人仍为上海市国资委。

早在今年4月16日,上海市国资委对外宣布了该联合重组消息。在最新公告中,上海国投补充称,此举为落实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华略智库高级研究员潘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上海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新的上海国投最重要的使命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履行好国企的使命和职责。”

两大平台重组

随着上海国投联合重组上海科创集团完成,上海将诞生一家资管规模超千亿元的国有投资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国投是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2022年,上海国投发起成立上海国资母基金,并担任管理人,基金目标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重大任务,加快国资布局优化和战略性产业培育,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科创集团则由科创投集团与浦东科创投集团于2021年合并重组而成。集团官网显示,作为上海唯一以早期创投为主业的国有核心投资平台,上海科创集团管理着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上海市融资担保专项资金。

截至2022年底,上海科创集团下属包括上海科投、上海创投、浦东科创集团等6家二级公司及34家三级公司,集团总资产达839亿元,管理规模达1200亿元,参股创投基金162家,参股基金投资项目2000余家,投资培育上市企业近20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88家,累计服务科创企业12000余家。

最新公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上海科创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29.96亿元、7.55亿元和9.91亿元。截至2023年末,集团总资产为1013.32亿元,净资产为541.85亿元。

目前,原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已任上海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造行业龙头公司

受访人士认为,此次两大国资巨头联合重组,意味着上海组建出一个“航母级”的科创投资平台,将有力提升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能力。

在此前上海国投与上海科创集团联合重组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对新投资平台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张为提到,(双方重组后)要全力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公司。

近年来,两家投资平台发展规划主要围绕着科创领域以及新兴产业展开。2022年,上海国投全资子公司与中国国新、诚通混改基金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上海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综改基金”),首期目标规模50亿元。上海综改基金主要服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投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

上海科创集团也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领域,发展至今,已经投资培育了中微公司、盛美上海、中芯国际、翱捷科技、积塔半导体等一批突破“卡脖子”技术科创企业。

此外,上海市国资委在今年5月份回应:“完成重组后,上海国投将进一步整合双方业务和人才资源,完善前中后台资源协同、募投管退业务互补、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潘路表示,两大国资巨头联合重组后有望着力提升国有资金配置效率,引领投资新质生产力和优化上海股权投资生态。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方)通过重组可以更好发挥国资科创基金引导作用,建立完善支撑重点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产业基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科创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战略协同更加有力。”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