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杨建华将军向南京市颐和路社区将军馆捐赠革命文物

紫牛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我这样做,目的就是希望能用文物讲述故事,用故事回顾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精神,并激励一代人又一代人继续前行。”

5月25日,原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杨建华少将,向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社区将军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物。

捐赠珍贵革命文物

此次杨建华捐赠的,是1955 年开国上将杨得志将军和1955 年开国少将王六生将军的一部分历史资料和革命历史文物,主要包括回忆录、传记、照片和影视资料等,特别是杨得志将军使用过的三颗子弹,距今已有90年历史,属于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杨建华介绍说,父亲杨得志是1994年逝世的,老人家在去世前就交代过留下的奖章、勋章以后都捐给国家。这些年来,杨建华已经向全国各类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军史馆等,捐赠了数千件革命文物和万余份历史资料。“我这样做,目的就是希望能用文物讲述故事,用故事回顾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精神,并激励一代人又一代人继续前行。”杨建华在捐赠仪式上的话语掷地有声,“今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精彩党课声声入耳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路片区居住过的共和国新老将军有百位以上。为传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南京市鼓楼区在2009年建成了颐和路社区将军馆,这也是全国首个社区将军馆。

在杨建华看来,作为颐和路社区的居民,自己有义务积极支持将军馆的发展,并扩大将军馆的展出内容和馆藏。“我特意选在5月25日来捐赠,就是因为在89年前的今天,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一师一团的杨得志团长指挥营长和17位勇士,靠着仅有的一条小船,成功强渡了大渡河。这场战斗的胜利,决定了中央红军的命运,为继续北上开辟了一条通路,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参观将军馆时,杨建华还给南京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在颐和路社区居住过百多位共和国新老将军,他们在革命烽火中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在和平年代里,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离退休后,他们仍然活跃于社区的各个领域,通过言传身教,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并为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发挥积极作用。

在给大学生上党课的同时,杨建华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走进颐和路社区将军馆,了解更多红色历史,并学习继承革命先辈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把红色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 通讯员 唐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