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破解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上海这个街道试点“共享换电”

澎湃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五月伊始,在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不少小区门口,多了一排排像快递柜的充换电装置,居民通过手机扫码,“30秒内”就能在小区门口为电动自行车换电,既方便又安全。

今年以来,上海市奉贤区牵头公安、消防、城管、市场、网格等职能部门力量,开展“电动自行车、代步车进楼入户充电专项排查整治”。

2024年1月1日至今,奉贤全区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起,同比下降47.06%,累计清零电动自行车消防隐患1311处,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违规停放等行政案件13起,有效压降了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

奉浦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5.51平方公里,下辖19个居委,48个居住区,1个商业圈,2个地铁站点,常住人口8.16万人,3.5万多户,居民电瓶车保有量至少在1.2万辆,还有过境或换乘等临时停靠也有1万辆以上……对于电动自行车“不安全充电、不规范停放”整治的难度,奉浦派出所所长唐杰心知肚明:“光靠我们所里40余名警力来整治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和排查各小区的安全隐患肯定不行。”

奉浦派出所辖区秋月朗庭小区有高层建筑也有低层楼房,老旧小区和新式小区面临的问题在这个小区集中体现,也是奉贤地区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的“缩影”。

“刚开始,针对秋月朗庭小区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的问题,我们派出所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增派警力、物业工作人员、街道平安志愿者、楼组长等加强巡逻、宣传、告诫,主动将楼道内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推至停车点,但收效不大,经常反复。” 秋月朗庭小区的社区民警王依超表示。这些举措只能治理电动自行车违停、违充等问题,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

“小区建设时只设置了210个充电停车位、700个无充电停车位,与小区内1400辆电动自行车的实际使用量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且停车位大多集中在北侧高层楼栋地下……”物业经理吴守林向民警坦言遇到的瓶颈。

为此,奉浦派出所提请奉浦街道会同应急管理、城管召集居委、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开展协商,逐步增加地面停放点,小区先后完成了4处绿化带改造硬化,并通过搭建临时雨棚的方式,增设7处电动自行车临时停放点,增加停车位200余个。

“刚开始每天平均要搬100多辆电瓶车呢,一天下来一身汗!现在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小区平安志愿者欣慰地说道。随着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秋月朗庭小区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乱象明显减少。

今年以来,奉浦地区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引发的110警情和12345热线举报数量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5%,电动自行车火灾警情“零发生”。

奉浦街道牵头引入了“共享换电”试点,提出在公共区域,设置面向全体市民的“安全可靠、更换便捷、占地面积小”的共享换电柜,作为集中充电点的补充。

“充电柜的电力总成需要包覆金属管材,达到防火功效;各电池仓灭火材料应选用更符合锂电池燃烧特性的材料达到快速灭火;充电柜的布置点位应背靠不燃材料,避免引发连锁效应……”治安支队消防条线负责人周杰对建设单位给出整改建议,不断增加换电柜和点位的安全性。

“今年4月至今,已完成20处换电柜布点,200个电池仓,最高可覆盖800余人次……”奉浦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田俊介绍道。下一步,奉浦街道将逐步完成300-350处换电柜的布点,计划可覆盖用户1.4万-1.6万人次,基本覆盖街道现有电瓶车保有量。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