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年底前变身文化长廊和生态走廊 为沈阳再添新名片

转自:沈阳晚报

5月24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南京街—黄河大街更新维修工程全面启动,百年老街将迎来新的蜕变,年底前将摇身一变,成为一条文化长廊和生态走廊,为沈阳再添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南京街更新维修工程,南至白塔堡河南桥头,北至公铁立交桥,黄河大街更新维修工程南起公铁立交桥,北至三环三台子立交桥南,全长22.4公里,将打造一条集“通畅、有序、绿色、人文、智慧”于一体的城市交通干线,同时将结合周边人文地理环境,打造四段特色街区。这是一项总体工程量大、涉及管线管网专业多、交通调流压力大、工程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标准高的工程。主要更新维修包括机动车道铺装、慢行道铺装、景观绿化、井盖整治等更新维修工程,同时进行给水管网、燃气管网、供暖管网改建,以及架空线缆应入地尽入地、多杆合一等工程项目,更新维修完成后,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市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处工作人员刘杨介绍,此次工程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真正正为人民建设工程,全线坚持“两分离、两贯通、两优先、一增加”,深化设计方案,确保慢行系统路权得到保障。将“高品质、精益心”这一要求贯彻到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严格选材、优化工艺、强化监理,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使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参加单位要比学赶超,不断推出样板施工段。

据悉,工程施工周期计划精确到小时,多专业24小时协同施工,日间主要实施绿化、人行道铺装等对交通影响较小的工程,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主要实施机动车路面铣刨摊铺等工程。做到全程不封闭交通施工、不干扰百姓生活,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摄影记者 陈鸿博

新闻延伸

这段路怎么改?两套方案请您选

道路怎么修,市民说了算!南京街—黄河大街更新维修工作全面展开,为切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让道路更加安全、通畅,同时让步行和骑行的市民有舒适的通行环境,现就砂阳路至市府大路段机动车道路断面两套初选方案,面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

砂阳路—市府大路区间路段总长约4.7公里,现状标准断面为机动车双向10车道,道路两侧各有1.5米宽的绿化带,最外侧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大部分慢行道宽度在4.5米以上。

方案一:维持现状双向机动车10车道不变,车辆行驶的空间还是和原来一样。慢行系统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布在道路两侧的边石上,通过不同材料的铺装区分各自的通行通道,非机动车道铺装沥青,人行道铺装石板,部分路段慢行系统宽度小于4.5米,采用石材统一铺装。

方案二:将原来机动车双向10车道,改造成双向8车道,减少的两条机动车道,在道路两侧施划为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用标线及花箱分隔,保证骑行市民安全。边石上的空间取消非机动车道,全部改为人行道,让行人通行更加宽敞安全。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