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追“新”逐“质” 北京经济跑出好态势

媒体滚动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北京商报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正式启用、备案上线大模型51款,占全国近一半、小米汽车位于北京的超级工厂实现量产、北京领跑低空经济新赛道……今年以来,北京经济稳健前行,新兴动能起势强劲,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5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1—4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北京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继续恢复,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总体经济运行平稳,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电子、汽车行业发挥带动作用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角,三年前的一片荒地,如今已变身成一排恢弘的厂房。

这座相当于100座足球场面积的超级工厂内,包含6座核心车间、29座研发实验室和2.5千米的测试跑道,700个机器人有序运转,车间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小米三年内就实现了复杂的造车工作。未来每小时可生产约40辆小米SU7。”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说。

小米产能的爬升,同时也是北京跑出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1—4月,北京工业生产继续加快,电子、汽车行业发挥带动作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其中,四大支柱行业带动作用显著。1—4月,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四大支柱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3%,汽车制造业增长19.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医药制造业增长1.8%。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今年以来,北京先后在海淀区、经开区、门头沟区等地加快部署建设公共算力平台,跑出了一条智能算力的“上扬曲线”,新增智能算力达6750P,为经济增长装上“新引擎”,同时也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动力。

数据显示,1—4月,北京市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6%。其中,设备购置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布局,互联网企业设备购置和运营商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1.7%和41.1%。

据了解,2023年底,北京设立4只市级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强化对重点领域资金和政策支持。目前已完成35.6亿元投资,加速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高精尖产业。

“通过资金链把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通,把每一分钱的投向算得更精细,将使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部署培育投资新动能的新一轮政策,进一步激发产业投资活力。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消费继续恢复,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北京市消费品市场在上年相对较快的回升反弹后,今年以来恢复有所放缓,但消费升级趋势未变。

1—4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5%。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9.1亿元,下降0.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1624.4亿元,增长1.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226.9亿元,与上年持平;餐饮收入422.2亿元,下降2.3%。

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延续降势。1—4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升一平一降”。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前4月北京地区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5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2024年前4个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下同)进出口总值1.2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3%。其中,进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首个突破万亿,达1.04万亿元。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反映出北京乃至全国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这与国内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相符。同时,这也可能是企业库存补充和对未来市场预期乐观的结果。”余丰慧表示。

事实上,一季度,北京地区外贸也创下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一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9093.6亿元,首次突破9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9%。

在此基础上,4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180.4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增长10.6%,增速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713.6亿元,增长9.8%;出口466.8亿元,增长15.2%,增速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前4个月的外贸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外贸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还具有强劲的上升势头。

总体上,今年以来,除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外,1月、3月、4月北京地区月度进出口规模保持在3000万元以上,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3月、4月地区出口强劲反弹,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速超10%,4月在全国外贸前10省市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

前4个月,北京地区外贸量稳质升,其中,新兴产业可谓炙手可热。前4个月,北京地区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69.2亿元,增长25.2%,高于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10.7个百分点,在排名前10省市中增速最高。其中,手机、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分别增长54.4%、38.1%、32.2%、4%。

余丰慧认为,从出口上来看,北京地区的出口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提升,与北京强化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密相关,“说明北京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余丰慧指出,综合看来,北京外贸在前4个月的亮眼表现不仅是短期经济活力的体现,更是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效果的累积反映。这不仅为北京乃至全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也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北京有望继续发挥其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余丰慧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冉黎黎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