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沈北新区:打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带动低空制造产业和应用服务行业全面发展

转自:沈阳日报

围绕低空经济,沈北新区规划布局了“一区三城五园”的产业格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沈北新区辉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宇表示,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沈北新区围绕沈阳航空航天城建设,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加速推进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经济发展,实行专班负责制,先后赶赴北京、湖南、安徽、深圳、海口、重庆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验,形成了片区初步规划和工作推进方案。

依托沈阳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沈阳航空航天城建设规划,沈北新区初步明确了沈北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思路,明确了“一区三园”的布局,计划通过3年努力,培育无人机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家,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目前正在编制沈北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沈北新区共有低空企业9家,在无人机产业发展方面:引育了以天晴、大壮、金丰春等为代表的整机设计与制造企业;以西子、天汽模、申蓝等为代表的分系统设计与制造企业;以众飞、金鹿、沃谷为代表的应用服务业企业。正在推进与丰翼科技、美团、星云乔海、联合飞机、北斗伏羲公司合作,已计划实施沈北科教融合园低空智能网联示范项目,构建低空无人机智慧城市综合巡检应用示范场景和物流配送服务示范场景。

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沈北新区已引进天晴无人机、中科科工无人机制造基地、王向明院士飞行器机体快速研制中试验证平台等一批优质无人机领域项目。在刚刚举办的北京、沈阳两地航空航天项目签约仪式上,我区签约白鲸航线、北斗低空智联网等7个低空经济项目。

下一步,沈北新区将优先研究空域开放问题,争取打通低空经济关键节点。与省融办、北部战区航管处、中国民航等单位密集对接,沟通协调空域开放事宜,力争统筹管理,实现全市“一张网”,推动120米以下空域在沈北新区先行先试,逐步向全市推开。

二是重点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沈北新区计划近期与市航产集团合作成立沈阳低空产业管理服务公司,搭建沈阳低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无人机垂直起降场、起降围笼等基础设施,制定行业规则,整合技术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体系;三是积极探索打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通过抛砖引玉来激活低空市场需求,带动低空制造产业和低空应用服务行业全面发展。目前沈北新区正在物流配送、医疗保障、观光旅游、政府服务等众多领域开发无人机应用场景,通过典型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沈北低空经济率先乘势起飞,“飞”出发展新赛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