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倍增追赶蹄疾步稳 北京丰台产业发展聚链成势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王彩娜)推介20个重大项目、北京市首个民营企业科创中心落地、一批重点项目签约、发布城市合伙人基金设立倡议、公布贡献突出市场主体名单……4月23日,2024年“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丰台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3年3月,首届“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丰台大会”召开,456家丰台发展伙伴进入了丰台的“朋友圈”,一年来推动合作发展聚力成势。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介绍,2023年,丰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7.5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4.9亿元,同比增长19.6%;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新设市场主体2.13万家,同比增长32.2%;新设企业主体1.8万家,同比增长26.6%。

       过去一年丰台区发布智能建造、高端商务等8个重点产业领域支持政策,扎实兑现“丰九条”等扶持政策,不断深化“丰泽人才”服务,制定人才发展机会清单,为企业和人才发展蓄势赋能。各产业领域发展呈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作为丰台区两大主导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中关村丰台园获评轨道交通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产业示范基地;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创了国际、国内航天8项新纪录。

       同时,在新兴金融领域,实现行业内首次将数字人民币切入场外理财的全新场景;在高端商务领域,成立国际商会和“绿色能源新型贸易企业联盟”,推动新型贸易集聚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伙伴推出全国首个工业大模型“智工”、发布全球首台150千瓦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在数字经济领域,29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支持;在商用密码领域,推动行业重点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规范18项。

       “在‘倍增计划’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下,丰台区全力打造首都科创新高地,区内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达到300余家。”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赵春丽介绍,丰台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6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值增长775家,净增量全市第一。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12项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政府参事李国平表示,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丰台区努力探索与自身优势适配的发展之路,推进“倍增计划”和“发展伙伴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效,展现了强大的牵引力和驱动力。同时,丰台地理位置优越,尚有可供利用的产业发展空间,可以布局多种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大会上,丰台区立足区位交通、创新资源、产业空间三大优势,抢占赛道布局丰台产业发展“版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推介了20个重大项目,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赋能发展、焕发新机,将丰台从商贸大区转型升级为供应链强区,以更加清晰、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各位发展伙伴呈现丰台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丰台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和现代产业。位于丰台科技园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园重点发展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积极吸引和凝聚更多中国星网生态伙伴企业入驻,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新阵地。位于丰台草桥地区的国际花卉科创中心,规划建设约15万平方米的国际总部经济型绿色科创园区,集花卉交易、花卉科技、花卉文化于一体,将打造千亿级花卉产业集群。位于北宫镇的北宫低空经济产业园,将充分利用丰台区航天航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优势,重点推动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产品的顶层设计和研发制造,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