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上海瑞金医院连收5例登革热患者,都有东南亚旅居史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近日,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连续收治了5例登革热患者。经询问,他们近期都有东南亚旅居史。今年35岁的小陈便是其中一位。

今年春节,趁着免签政策放开,小陈和朋友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3个国家玩了一个星期。回国后10多天,她出现40度高烧,一开始以为是流感,但接下来病情的走向却并不简单。

据小陈自诉,她是今年2月28日突然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摄氏度以上。脸上还冒出很多小红疹,伴有头痛、肌肉及关节痛。到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甲乙流均阴性,便吃了点退烧药。

三天后,小陈体温下降了不少,却还是感到极度疲乏,并出现牙龈出血,再次就医,一查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异常下降,显然不是普通感冒。

接下来几天,小陈辗转几个科室,仍然没有确切的说法。此时,她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更低了,肝功能也出现了异常,当地医生告诉小陈,不排除是血液病的可能。

于是,小陈来到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门诊,医生得知小陈旅游的经历后,建议她先去感染科。在感染科门诊,桂红莲医生得知小陈两周前刚从东南亚旅游回来。此时的小陈,面颈部潮红,四肢有少许充血性皮疹,发病时有关节痛、头痛等不适,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

“这很可能是登革热!”桂红莲医生说。

登革热,这个名称,我们常见诸于新闻。它是一种流行于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

登革热为虫媒传染病,需要单间防蚊隔离,桂医生立即联系了瑞金医院感染四北病区的赵钢德医生,这个病区是为应对各类应急传染性疾病设立的。随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小陈登革热抗原检测(NS1抗原)阳性。

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提醒说,登革热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个别病人病情危重,有时候患者高热退了,就以为自己康复了。实际上,病情可能更严重了。

春节前,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收治的一例登革热患者就是在疾病第6天,体温缓解后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等不适,临床判断为登革出血热,给予胸部CT显示:重度肺水肿,胸腔积液合并细菌感染,在医护的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已康复出院。

专家介绍,登革热起初的症状与感冒、流感相似,但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旅行史,再加上出现“热、痛、红、疹”症状,很有可能就不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了。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高热三痛三红+皮疹”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突发高热(40摄氏度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或出血疹。

登革热主要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一般不会直接人传人。病人通常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发病。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上海本地伊蚊几乎不携带登革热病毒,但通过叮咬登革热患者可能被感染,经过一定潜伏期后可将病毒传播给人类。一旦感染,蚊子将携带病毒,并持续具有传染性。所以仍需要对输入的登革热患者进行防蚊隔离。

登革热如何预防?最佳方式是避免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如果您在这些地区生活或旅行,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尽可能涂上驱蚊剂或蚊虫驱避药物;尽量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如果发病前两周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或上述其他登革热样症状,请尽早到专科医院诊治,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防止自己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带来进一步传播。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