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经营主体活力迸发 文旅消费大幅提升 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大放异彩

西部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转自:西安晚报

“西安年”里,你遇到了怎样的长安?是与“李白”隔空对诗“中国式极致浪漫的“诗意长安”;是万千游客来大唐不夜城看一眼心中的“盛世长安”;还是拥有着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眼千年的“博物长安”……古城西安成就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双向奔赴”,更是让新体验、新潮流、新气象成为西安文旅的“关键词”。

今年,西安聚焦贯彻“两个结合”,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上攻坚发力,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文旅消费大幅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开门红”。龙年新春,透过西安这扇窗,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恢宏气魄,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世界人文之都的魅力得以充分彰显。

跟着总台春晚游西安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开城门,迎宾”……随着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惊艳亮相,一场诗与乐的交融共鸣、国潮气息十足的文化盛宴端上了全国人民“年夜饭”餐桌上,瞬间成为除夕当晚最热门的话题。

“太炸裂,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春晚!”远在上海的王青在朋友圈感慨道,节目有创意又有情怀,这盛世长安乃中华民族之壮丽瑰宝。

“燃爆了”“热泪盈眶”“满满的文化自信”……网友们的无数个跟帖留言,毫不掩饰对该节目的喜爱,这是对熠熠生辉的灿烂文明的向往,更是对西安的文化基因与春晚碰撞发出的惊艳呐喊。“春晚的后劲太大了!”西安海外旅行社金牌导游任会感慨道,“有新疆客户看完春晚后连夜自驾来西安,还有浙江的张先生全家自驾三辆车来西安体验年味。”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月9日晚至2月10日,西安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94%,“跟着春晚游西安”成为“西安年”最热门旅游线路,“到春晚分会场打卡”“来与‘李白’对诗”成为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选项”。

文化新场景“焕”发古城新生机

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唐不夜城的游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全天客流突破65万人次;大年初六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接待量就已超过去年春节假期总和;首次点亮花灯的昆明池·七夕公园假期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0%……春节假期,西安曲江、南门、钟鼓楼、临潼等重点文旅聚集区接待游客1617.09万人次,同比增长47.22%;曲江旅游度假区、浐灞国际港旅游度假区经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4.43%、379.51%;全市3A级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1060.5万人次,同比增长41%,均创下历史之最。

数据背后是西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运用场景化、科技化、时尚化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激活文化生命力,增强市民游客参与感、体验感和认同感,让市场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西安城墙景区,“AI诗词互动”机器前,只要随意输入开头的四个字就能一键生成一首藏头诗;城墙灯会融入了视觉、听觉、嗅觉等体验,走过花灯能闻到花香,听到蝉鸣;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游客可以在柜坊兑换代币“开元通宝”,在街区品尝小吃、购买心仪的工艺品……

不断创新的新场景、新IP、新科技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经营主体迸发了新活力。

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消费

“以前每到春节都往外跑,今年过年发现西安简直就是个‘宝藏之城’,不仅本地体验项目非常精彩,还能给孩子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旅游达人王宇翔感叹道。

今年春节,西安不断涌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刺激了文旅消费,带动了社会整体消费上涨。

3月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唐“风雅集会”在小雁塔下举行,市民游客在这里着唐服、做糕点、体验唐代生活方式,让人大呼过瘾。鲜为人知的是,产品创意人李欢所研发的“唐果子”糕点不仅入选中亚峰会,还登上今年央视春晚、央视元宵节晚会“西安味道”晚会现场,“我们所有的糕点灵感都是来自西安的考古和历史文献,比如最近我们将《宫乐图》里面的器具、服饰、食物全部‘活化’,复原唐代精致生活和生活雅趣,让普通人也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团数据显示,今春西安重点监测的49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15.48亿元,同比增长13.75%;各大商业综合体和商业步行街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酒店餐饮企业紧抓春节黄金期,纷纷推出精品年夜饭、年夜饭送到家、年货礼盒外带等活动,餐饮住宿消费火爆出圈。

实施“文旅+”融合发展

敷粉、画眉、点唇,穿上汉服,戴上发饰……刚刚还是现代时尚装扮的广州游客小月转眼就变成了“大唐公主”。“太美了,在西安穿汉服毫无违和感,我要将最美的瞬间定格。”小月说。

作为全国知名的“汉服之城”,西安已经形成汉服设计、制作、租赁、妆造、旅拍等完整产业链,根据电商平台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有汉服相关企业5853家,从区域看,陕西以1529家汉服相关企业位居全国榜首,从城市看,西安现有1404家汉服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一。

在西安从事汉服设计和制作工作的魏明在这个春节迎来了“开门红”,从春节前到元宵节的近1个月时间内,他的工作室线上和线下的马面裙订单有800多件,接到各类旗袍定单上千件,国潮服装定单总量达3000件。

对此,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会长国声智库高级研究员于朔表示,今年春节西安通过提升文旅融合创新供给能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串联景区、街区、片区推进高品质文商旅消费聚集区建设,创新创优产品供给,着力构建文旅消费新体系,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值得向全国推广。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聚焦‘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更加注重各类文物应保尽保,更加注重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更加注重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全面加强,更加注重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共进,更加注重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安新篇贡献力量。” 记者 杨明

编辑:张娟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