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年,重庆汽车产量重回全国第二!2024年目标锚定260万辆!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重庆经济中、毫无疑问,汽车产业是最大的亮点。
在重庆市长胡衡华所做2024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重庆汽车产量230万辆,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海纳君注意到,这也是重庆时隔7年重回全国第二。
在曾经的摩帮转型造车浪潮中,重庆凭借传统工业重镇、六大汽车集团长安基本盘、产业链聚集、引入多个整车厂、摩帮转型汽车等因素叠加,2016年之前汽车产量一路飙升。
2016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巅峰的315.62万辆,成为全国唯一汽车年产量超过300万辆的省市。此后,因为多种原因,汽车产量一路下滑,阵痛期来临。
而现在,重庆以长安汽车、赛力斯为代表的汽车企业,抓住了新能源变革浪潮机遇,成为这轮汽车产业中的领头羊。
重庆2024年两会数据显示,“重庆造”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万辆,同比增长37%,超过全国平均增幅。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介绍,目前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逐月攀升,2023年12月份达到9.6万辆,占全市当月汽车产量的38.5%。
“去年我市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5个亮点,分别是产量创历史新高、产品迈向高端化、零部件配套增强、国际市场扩面增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零部件配套方面,全重庆市规上汽车零部件产值增速达到10.5%,特别是功率芯片、激光雷达、驱动电机等一大批重点补短板项目纷纷落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已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不仅如此,2023年,全市新建成充电桩10万个,累计建成21万个,平均车桩比、公共车桩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换电站数量和换电车辆推广数量均跃居全国第二位。
2023年,“重庆造”汽车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36万辆、同比增长29%,出口金额330亿元、同比增长50%。长安、赛力斯在东南亚、南美、欧盟等市场的渠道和工厂建设快速推进。

重庆市政协委员、长安汽车首席专家华騳骉介绍,过去一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创6年来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7万辆,同比增长70%。
“我们携手上下游优秀合作伙伴,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联合攻关,打造SDA超级架构,即将在今年搭载上市,为用户带来了‘一键变形’‘代客泊车’等丰富便捷的用车新体验。”
重庆市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总裁许林表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包揽增程式、纯电、插电式、换电式、氢燃料等技术路线,门类齐,研发强。
“重庆已具备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标杆的技术与制造实力。2018—2022年,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98%,规模和效益均高歌猛进。”
许林说,基于对增程技术的前瞻性布局及持续高额投入,赛力斯汽车DE-i平台已经进入3.0阶段,“智慧大脑”拥有强大的“自主识别+全局优化”能力,可实现900余种驾驶场景的精准识别,智能协调动力系统可根据场景进行相应调节,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

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下,2024年的重庆汽车产业定下新目标。
“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这一战略目标,持续抓好‘1+7’规划体系落实,出台实施商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网融合、车路云一体化等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力争2024年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5500亿元,同比增长14.5%;汽车产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12.2%。”
持续推动零部件构建新体系,力争全年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100家,“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200家,累计推动100家跨界企业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重庆智能网联汽车正全面推进新技术测试、“车路协同”多维应用场景示范,加强智能化、电动化专业团队建设,积聚技术新突破势能。
“进一步推动重庆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抢抓机遇强链补链。”许林认为,要充分发挥本地龙头车企“链主”效应,针对关键零部件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全球头部汽车供应商落户重庆,同时积极引导本地传统供应链企业加快新能源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