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南昌“区域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南昌发布
关注转自:南昌发布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南昌把金融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金融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金融在全省的首位度稳步提升。
当前,以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为核心承载区,各地根据地域禀赋、产业优势打造四个创新示范园的金融发展空间格局逐步显现,南昌金融业的经营规模稳步增长,“上市军团”加速壮大,为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注入奔涌不息的金融“活水”。

谋篇布局
入驻金融机构1316家,全省90%以上的法人金融机构和省级区域性总部纷纷落户……通行在红谷滩区的红谷中大道上,上饶银行、江西银行、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总部大楼鳞次栉比,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广场、博能金融中心、江西金控等众多金融服务机构办公场所星罗棋布。数十家金融机构集聚一处,红谷滩区如今已形成以区域性资本交易平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金融业发展格局,省域金融中心基本建成。

“南昌北邻武汉都市圈,南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达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已成为中部地区的投资沃土,蕴藏着无限商机。”德勤南昌主管合伙人范宏彬表示。
吸引金融机构集聚,是南昌持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务实举措之一。
近年来,南昌着力构建“一中心四园区”金融发展布局,推动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金融业形成“产融结合、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良好态势,奋力打造“立足江西、对标广杭、辐射中部”的区域金融中心。
其中,红谷滩区着重引进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或功能性总部,打造区域金融总部中心;通过做大做强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积极筹建碳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打造区域要素市场中心;争取中央驻赣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利用好金融机构总部及区域总部、省级分支机构聚集的优势,打造区域数字金融中心。
金融机构总部是整个金融生态的“龙头”,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是必由之路。
今年上半年,红谷滩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重点发展法人金融机构(含金融控股公司)、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围绕总部龙头招商形成总部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延续原金融商务区政策的奖补条款,法人金融机构及其设立的专业子公司按照实缴注册资本金的1%进行奖励,奖励金额最高分别不超过1500万元和300万元;对于银行、保险一级分支机构(区域性总部),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为加大对功能性总部的招引力度,我们降低了功能性总部获得落户奖励的门槛,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红谷滩区金融办主任彭晓辉介绍,目前,该区已有上饶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等9家功能性总部。
真金白银,最能吸引企业落地。
在青山湖区昌东大道上,南昌电子信息(LED)产业创新示范园一期三组团(产控总部智谷)项目整体招商已突破80%,招商入驻率近90%。
园区项目运营经理齐成表示,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建成,离不开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近年来,瞄准现代针纺产业中龙头企业效应明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的发展态势,青山湖区建设产业金融创新示范园,为近千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西湖区则以建设绿色项目库为抓手,打造“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一方面对绿色项目库企业进行优先审批、贷款额度优先保障。同时,鼓励并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碳汇账户质押贷款,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通过碳金融、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和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融资。
服务经营主体,既要诚意足、速度快,还得点对点、面对面。
早在2022年,南昌高新区就入选了科技部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名单,成为全国首批16家重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培育机构之一。为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园建设,南昌高新区推出“创新积分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各类创新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产品和各类增值服务,并借助南昌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平台,分级分类建立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企业项目库,推行“定向跟踪”服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南昌小蓝经开区则通过设立全省首个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金融服务中心,拓展“线上+线下”“首贷+续贷”“直接+间接”等金融惠企渠道,构筑企业绿色发展“资金池”,激发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该区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精准滴灌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关键作用,核心意义是要解决把这股“活水”引到哪里去的问题。
“今年整个基地的葡萄产量突破700吨,产值翻了一番。”年底算起丰收账,江西畅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闵风根喜笑颜开。
葡萄种植是新建区金桥乡的金字招牌,闵风根是产业“带头人”。今年,闵风根瞄准了农旅融合,建起一座采摘园,而这得益于银行主动上门服务,闵风根很快获得400万元贷款。
“让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志超介绍,近两年,各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精准锁定目标,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今年,南昌实现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全覆盖。截至11月末,全市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778.75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4.54%。

西湖区“梦想小街”产业园
围绕“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3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2.05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4万亿元、保费收入实现340亿元”目标,南昌积极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精准落实金融政策,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大力推进金融改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存、贷款主要指标平稳向上,存贷款总量首次突破3.7万亿元大关,达3.72万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7272.88亿元,占全省比重29.83%,同比增速5.53%;本外币贷款余额20018亿元,占全省比重34.6%,同比增速5.41%。
直接融资方面,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直接融资实现1853.51亿元,占全省直接融资的45.42%。金融业税收方面,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金融业税收实现128.68亿元,占全市总税收比重15.8%,占全省金融业总税收比重44.1%。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在南昌,中小微企业经营中遇到资金问题,前往就近的金融机构“歇歇脚”“喝喝茶”,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
上个月,一场政银企对接“下午茶”活动在南昌高新区举行。中国农业银行南昌高新支行与7家入选创新积分榜单的企业授信签约,拟授信金额2.3亿元。截至目前,南昌高新区与19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累计为300余家企业提供授信76亿元。
据悉,“下午茶”活动已逐渐成为南昌高新区的特色品牌。针对来“喝茶”的企业,当地不设门槛,没有条件,上至世界500强,下至小微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企业愿意,都可来参加。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提高服务质量不仅要请客人来“喝茶”,还要把“礼品”送到客人家门口。

进贤县开展“送贷上门”服务
“不用自己跑银行、坐大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动动手指就可以申请贷款,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像的。”南昌市佳旭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激动地说。该企业是位于南昌经开区的一家本土小微企业,受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告急,无法承接更多订单。通过金融工作人员上门推荐,让他们仅凭小微企业税务信息等,便成功获得300万元贷款授信,使得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今年以来,南昌金融、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通过收集2022年以来全市新设经营主体名单及纳税企业名单,并与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比对去重,形成首贷户储备名单向各金融机构推送,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服务精准有效适应经营主体需要。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接下来,南昌将以《关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纲,通过政策激励,充分调动驻昌金融机构积极性,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金融办主任葛苗表示。
同时,南昌还将通过金融政策“百宝箱”,在稳外贸、强制造业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推出利好政策,营造金融业优良政策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以来,南昌通过走出去调研、请进来考察的方式,大力引进金融机构进驻。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增持牌金融机构7家,地方金融组织5家。
据统计,目前南昌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2家,保险业金融机构50家,证券业金融机构47家,期货业金融机构21家,地方金融组织96家,金融支撑和服务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发展在全省的首位度逐步提升。
强势助阵
“金锣一响!黄金万两!”今年年初,正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首发上市,这是今年全省首家上市的企业。

正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首发上市
自2018年实施“映山红行动”以来,南昌已新增21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上市公司16家,实现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北交所“全板红”。
近年来,南昌企业上市工作势头良好,服务企业上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助推企业上市的配套政策更加完善,推动企业上市氛围更加浓厚。
“为支持企业上市,我们重点从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市金融办企业上市科科长郭卫民告诉记者,目前已对47家企业兑现改制、上市、挂牌、融资奖励3386万元。

江西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5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2名,排位较2018年“映山红行动”启动时提升6名。其中,2021年新增4家上市公司,华维设计成为全国首批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新增6家上市公司,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上市任务;2023年新增5家上市公司,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上市任务。
“主力军”冲在前,“后备军”也得赶紧跟上。
“今年,各级金融部门举办的多场培训我们都参加了,并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日后企业上市积累了宝贵经验。”江西智立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矿凤说。
近年来,我市定期从全市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遴选优质企业纳入拟上市后备资源库,并加强对后备企业的辅导培育。
“目前我市拥有在审企业2家,在辅企业7家,省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15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8家,在省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1946家。”郭卫民介绍。
对外交流、取长补短、全面展示,是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来昌调研,调研组一行走访了南昌高新区重点拟上市企业晶能光电。作为我市LED产业的代表企业,晶能光电突破了资金、技术设备的难关,实现了硅衬底LED产品大规模量产。调研组详细了解企业所处的LED产业链情况,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经营发展情况、了解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相关规划及工作进展,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加快转型发展,助推“映山红行动”再上新台阶。

晶能光电的技术人员正在生产芯片
“上市是企业发展的聚变器,上市企业是地区最有价值的金名片,南昌‘上市军团’的不断扩容是奋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最大的驱动器。”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毛小明表示。
当前,正值广大企业抢滩资本市场的“窗口期”。南昌凭借精准的扶持政策、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及加强与沪深北交易所联络,推动重点辅导企业择机递交上市申请,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优质企业股改辅导,深入挖掘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扩容拟上市后备资源库,已经形成“申报一批、辅导一批、股改一批、培育一批”的良好局面。
同时,南昌持续开展“走进专精特新企业”和“走进高新技术企业”等系列活动,积极实施企业上市资本助力、高校助力、市场助力,以更优发展规划、更实工作举措推动企业上市工作迈入“快车道”。
数字点击
962.27亿元
南昌通过举办“3+1”产融对接活动,即金融支持水利项目建设、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场专场产融对接会及金融支持“一枢纽四中心”建设暨重大重点项目产融对接会,累计签约金额962.27亿元。
3.72万亿元
截至今年11月末,南昌存贷款总量首次突破3.7万亿元大关,达3.72万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43家
目前南昌共有43家上市公司,实现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北交所“全板红”。
来源:洪观新闻·全媒体记者 万磊/文 马悦 魏勇剑 杨紫韬/图
编辑:刘培堃 二审:涂景 终审:张宁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