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承从娃娃抓起,闵行区15所学校加入这个联盟!
转自:上观新闻
戏曲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大思政育人的创新载体。12月22日,由闵行区教育局主办的闵行区戏曲传承展演活动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童心对话英雄”——闵行区戏曲联盟实践基地、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校授牌仪式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举行,将促进戏曲传承在校园落地开花。
据介绍,戏曲教育活动在闵行区已经开展8年,迄今共有15所学校的2852名学生参与了戏曲普及课程学习和1024个课时的戏曲社团活动,1万多名闵行区中小学生参与了沪剧、越剧、京剧、昆曲等项目欣赏活动。
随着闵行区戏曲联盟实践基地的成立,闵行区教育局将携手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共同探索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传承,持续开展大思政系列活动,促进戏曲传承事业的蓬勃发展。
活动中,来自闵行区的15所中小学,以及来自闵行区对口支援地区——新疆泽普县的6所学校,“官宣”成为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校。
15所闵行区中小学成为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校,来看看有你家娃的学校吗?——
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
闵行区花园学校
闵行区航华第二小学
上海市航华中学
闵行区黎明小学
闵行区新梅小学
闵行区莘松小学
闵行区景东小学
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
上海市古美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闵行区华漕学校
闵行第三中学
闵行区华坪小学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维刚表示,联盟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戏曲文化交流与学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戏曲艺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希望通过戏曲联盟实践基地的建立,让戏曲艺术在校园里得到精心且专业的传承。
活动当日,8所闵行区戏曲传承校的师生们依次登台,带来沪剧《大雷雨·忆君》、越剧《十八相送》、昆曲《孽海记·双下山》、京剧《梨花颂》、沪剧《唱支山歌给党听》、昆曲《长生殿·小宴》、沪剧《看上海》、京剧《红色娘子军》等经典戏曲剧目的全新演绎。
今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承办了面向闵行区四年级小学生的高雅艺术欣赏演出——原创音乐剧《再唱二小放牛郎》,这也是闵行区建设学生大美育大思政延展课堂的一种全新尝试。活动当日,《再唱二小放牛郎》再一次登上舞台,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