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旧闻新说|大冷天铜锅涮羊肉,老北京为啥就好这一口?

又到天寒地冻时,您吃上冬天的第一顿火锅了吗?天气一冷,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飘荡着火锅的香气。涮锅子,北京人好的就是这一口。

火锅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用的都是铜锅,烧的是木炭,涮的是羊肉,再搭配上芝麻烧饼和糖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字号东来顺,顾客们花一块多钱,就能吃上一顿滋味鲜美的涮羊肉,吃的是由北京食品公司专门供应的又肥又嫩的内蒙古羊。

那时候,在家中涮火锅并不普及,通常是一个火锅借来借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火锅的人家越来越多。市场上销售的火锅有铜的、铝的、砂的、陶的,还有电的可供选择,最受欢迎的还是传统的紫铜火锅。

1984年,北京第一家经营重庆火锅的饭馆——重庆火锅店在日坛公园北门内开张。这种底料、涮料、锅具都与铜锅涮肉不同的吃法给老北京们带来了新鲜感,也改变了北京火锅立秋上市,立夏落市的“时间观念”,北京的饭店里出现了夏天也开着空调吃火锅的景像。

自此,上海暖锅、广东火锅、东北火锅等各式火锅店长驱直入占领北京市场,生片火锅、海鲜火锅、毛肚火锅开始与北京传统风味涮羊肉平分秋色。1991年,全市8个城近郊区专门经营涮羊肉的大小餐馆已达五千多个,占全市饮食网点总数的51%。而据北京日报记者调查,北京的大小饭店,近90%有火锅,普通百姓约40%的家庭有火锅,北京有了“火锅城”的美誉。

如今,北京的火锅品种花样百出,但在寒冷的冬日里,围坐在火旺水热的火锅旁,红嫩的羊肉,青绿的白菜,铜锅里弥漫出的白白雾气,仍是北京不可或缺的过冬仪式感!

您更喜欢吃哪种火锅呢?咱们评论区见!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