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打开鸭子的另一种吃法

南京日报
关注试制5000多只鸭子终于找到美味秘方、获得国家专利
在南京,打开鸭子的另一种吃法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南通客户订的鸭子赶紧安排快递发货。”见到南京沉香鸭馆的主理人卢琪时,他刚刚接到一位南通顾客订购“沉香鸭”的微信。这位南通顾客在南京旅游时,第一次吃到沉香鸭就“爱”上了,如今每个月都会回购几次。
提起南京,盐水鸭、烤鸭、板鸭几乎无人不知,那“沉香鸭”又是什么?
“之所以叫‘沉香鸭’,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低温窖藏陈化工艺’,通过时间来沉淀美味。”卢琪告诉记者,南京有非常浓厚的“吃鸭”氛围,所以一开始就把创业赛道瞄准了鸭美食,“南京人非常热爱吃鸭,对于鸭美食有自己的见解,在众多鸭美食中,我们想做不一样的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也希望用独特的口味获得大家的认同。”
时间拨回2015年。那一年,卢琪团队开始“沉香鸭”的研发,什么时间最佳,什么样的湿度、温度和空间气体密度最合适,在尝试了5000多只鸭子后,终于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了规律。
“我们把鸭子放到设定好的温度、湿度和密度空间里,陈化8天到10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鸭子本身的水分和腥膻味道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散去。同时,使用的香辛料和鸭子本身充分融合。”2021年,这项“低温窖藏陈化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
在南京沉香鸭馆新百店,大厨们熟练地将现场煮熟的沉香鸭挂上挂钩,通过自创的“常温熟化”工艺,再经过8到10小时,让鸭子里面的水分进行第二次挥发,让鸭肉里面的油脂慢慢渗出来。相较于传统的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骨头绿”的特点,沉香鸭通过特殊的工艺,形成了皮油黄、脂玉白、肉桃红、骨留香等特点。
卢琪告诉记者,2018年,南京沉香鸭馆在新百开了首店,去年2月,又在雨花台区宜悦城开了一家门店,借助于商圈的大客流,门店积累了不少忠实客户,其中不乏外地游客。
“前面两家门店都在商场里,我们考虑到南京的鸭美食应该更有烟火气,于是开始拓展街边和社区门店。”卢琪介绍,目前已经在湖南路、珠江路等地开了13家街边小店和社区门店,还有5家小店正在装修,热门门店几乎每天都有消费者排队,未来计划在南京铺100间小店。
“无鸭不成席”,在南京,“吃鸭”文化由来已久,从事鸭美食的商家不计其数,作为新晋的品牌,沉香鸭馆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首先,我们在口味上进行了创新,用独特的工艺制作趋于盐水鸭和板鸭之间的干香型风味;第二,在场景上,和其他斩鸭子的门店不一样,我们鸭子都在现场煮制,消费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制作过程,这也属于传播‘吃鸭文化’的一种方式;第三,在产品的开发上,南京有牛肉馄饨、安庆馄饨等,却几乎没有鸭肉馄饨,我们开发了独具南京特色的鸭肉馄饨,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采访过程中,卢琪向记者谈起了他的生意经,在他看来,如今的消费市场竞争激励,消费者更加追求差异化、个性化与新鲜感的产品,坚持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一环。“我们还要继续把这一只鸭子研究透,开发新口味和新产品,为市民和游客打开鸭子的‘新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