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曹流:将24年所思所学带回沈阳

转自:沈阳晚报

海外求学、工作24载,在《自然》《科学》《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成果180余篇,曾任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获得美国卫生研究院奖……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曹流放弃国外的职位,回到沈阳。

念乡:回到沈阳是我的第一选择

曹流教授于1996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6-2000年于加拿大经历博士后训练;2000-2011年历经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1年回到沈阳,作为辽宁省学科提升计划领军人才、并作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全职引进中国医科大学工作。历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基础医学院院长。

2012-2018年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期间,曹流教授联合东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获批辽宁省衰老相关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2013-2014年兼职研究生院院长期间,改革一系列招生与培养方案,推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2016年作为基础医学学科带头人和基础医学院院长,致力于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临床一体化教学体系,以及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研究模式。

“东北这块土地是我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经过二十四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回到沈阳是我的第一选择,我要把我学到的、看到的,带回我热爱的这片土地,带回中国医科大学。”曹流毫不掩饰自己对沈阳的热爱,他说沈阳是自己的祖籍,在外求学他最想念的也是东北这块土地。

多年来,因致力于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曹流获得“辽宁省友谊奖”“沈阳市杰出人才”以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赞乡:沈阳的发展突飞猛进

提起平时自己最大的爱好,曹流笑着说:“吃酸菜馅饺子是我的最大爱好,只要桌子上有酸菜,别的菜我都不想吃。”曹流表示,回到沈阳,除了怀念着乡音,更想念“乡味”,每天吃东北菜是他觉得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此外,曹流对沈阳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也深有感触。“能明显感到,二十四年间沈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市容市貌、学校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变化巨大。沈阳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渐渐转型成为一个具有东北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曹流说,他有时会去学校旁边的蒲河,这里景色让他心旷神怡。

“其实沈阳的医疗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在医疗条件还是医护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曹流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能够回到沈阳,丰富沈阳的医学研究。

助乡: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后邹宇是曹流科研团队中的一员,记者采访前,她正在基因组稳态研究室做实验。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曹流教授团队时,邹宇说:“我之所以坚定地选择曹老师,是因为在研一时听了他讲的课,他的创新理念深深吸引了我。他不仅可以带领我们在科研方面成长,还会在为人处世和科研态度上指引着我们。”

同样作为曹流科研团队的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后李春璐则对记者说:“在曹老师的研究团队中,大家可以自由的去探索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曹老师也非常鼓励大家去进行创新。科研的道路不是很平坦,在此之前曾有几次遇到过一些挫折,也想过要放弃,是在曹老师的鼓励下,我才能得以进行了博士后的深造。”

对于未来,曹流教授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临床协同创新研究模式。“我做了很多年的基础医学研究,但是我一直认为,科研不能与社会脱节,接下来,我会继续把临床转化工作做好,服务社会,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这也是我人生的最高目标。”他说道。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金  丹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