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重生”外卖爆火!月销量噌噌涨...郑州也有类似门店!

点的外卖多了,

总会碰上几个显眼包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现

重生爽文的风吹到了外卖界!

在一堆列表里,刷到这些店名,

真的很难不注意到。

“重生之我在上海卖烤鸡”

“缅北归来·做餐还债”

“为了五十万彩礼开的干锅店”

“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

“天天要饭”

……

记者打开某外卖平台,

搜索发现,这种画风的外卖店,

郑州也有

“重生之我在二七万达卖麻辣烫”

“重生之我在郑州卖麻辣香锅”

借此吸引眼球

看到就忍不住

赶紧戳进去

准备倾听店主的复仇计划

卖麻辣烫送“重生爽文”

月销量蹭蹭上涨到了2000+

其中,北京一家主打“重生爽文”的麻辣烫店,让网友纷纷吃瓜。

在其外卖页面介绍上写道:“我重生了,重生在2023年,上一世我苦学麻辣烫技术。终于成功的当天,被小人设计所害惨死店中,重生归来,准备开启复仇,这一次我定要赢!我要把我失去的都拿回来!来碗麻辣烫,我给你详细讲讲我的复仇计划。”

而老板所说的“复仇计划”,实际上是随餐赠送的一张小卡片,上面是她绞尽脑汁编出的各种短篇小说。

“看了这么多年网文,总算发挥了点作用,已经写了真假千金、童话、霸总、玛丽苏、爽文等6个版本的故事了,有些老顾客集齐了卡片还催我出新的。

该老板在个人账号透露,故事卡片更新到了6张,不过仍有顾客表示“看不够”,不少网友化身云股东,出谋划策献上金点子。在笔记下,位列第二条的留言,已经被近900人点赞:建议写一个中长篇,分段,点一次外卖随机送一张章节故事,或者平台直接能看到顾客第几次点就送第几章的故事卡片,最后集成一本小说。

而据媒体报道,老板大学学的是护理专业,这位即将毕业的准护士,今年5月突然“弃医从厨”,在北京开了家名字还很常规的“田记麻辣烫”。但现实给她现实的“一拳重击”。

“我选的地段很好,在东三环,那块儿的麻辣烫太卷了,北京本地特别出名的有三四家,还有张亮、杨国福那些大连锁,加上一堆小连锁,我这店太不起眼了,生意老拉胯了。”于是,她“重生”了。

店名一改,浏览量噌的一下涨了不少,可销量却不见涨。

“我寻思,可能是这店名虽然有噱头,但点进去一看平平无奇,人家又退出去了,所以我把页面重整‘装修’了一下,卖各种‘重生套餐’,并且随餐赠送我的‘复仇计划’。”而这卖麻辣烫送故事的营销方式,还真的让心萍的小店在开了十几家麻辣烫的美食街异军突起,月销量蹭蹭上涨到了2000+。

“看到这种奇怪的名字+浮夸海报,感觉就像小作坊。”受到质疑的老板表示,她明白,博取流量之后,想把客人留住,光靠一两张故事卡,远远不够。“光靠一个噱头想长久活下去,我觉得不现实,打铁还得自身硬,做餐饮最终还得是靠味道和品质”。

类似名字的餐饮店

迅速遍布北、上、广等城市,

争议也随之而来

对于这种外卖“显眼包”现象,

有的网友觉得很有意思,

也很多顾客表示并不理解

大量代运营浮现

“造梗”实为流水线生产?

这样的店铺并不是个别现象,一些连锁品牌已经初具规模。一位自称“赌上厨师生涯的蛋炒饭”加盟商的用户向我们透露:“目前我们在北京有接近20家店,全国店铺数量接近200家。”在外卖平台上,甚至已经出现了用“堵上”代替“赌上”出现的高仿店铺。

使用这样的名字,可能是希望在名称上打出差异化。餐饮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新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变得愈发困难,店名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部分店主认为“开店前会花很多工夫起名字,好名字可能就是成功的一半。”

因为外卖平台并没有对店铺名字数的束缚,使得这样的店铺不断涌现出来。但在看似充满创意的另一面,这类的店铺也暴露出一些其他问题,如食品安全隐患。受成本制约,这种小店通常只能选在低下美食城的外卖档口,通常情况下只提供外卖,不提供堂食。

记者尝试联系到品牌方,对方回复:“品牌加盟采用总部代运营模式,虽然全国已经开出近200家店铺,但目前并没有开设自己的官网。“

记者在拼多多、闲鱼、小红书等多平台,查询到大量的外卖服务商,提供各类的运营服务,涵盖新手开店、老店盘活、品牌打造、回评技巧,应有尽有。一群标榜能提供新玩法、新策略的服务商正疯狂涌现。

这样的取名方式在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和监督,餐饮品牌考验的终究应该是食品安全和口味。虽然这样的店铺名能在第一眼抓住人们的眼球,但如果将心思全部放在起名上,还是难免会让人存疑。

你点过“重生外卖店”吗?

味道怎么样呢?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