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1-8月南京各级消协受理家装类投诉1213件

转自:南京晨报

家装维权投诉站授牌。通讯员供图

装修一所房子,花费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甚至更高,且长年陪伴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装修都不是一件小事。为了给家装消费者解决困扰,2019年,南京市消协设立家装消费维权专委会,以推动家装行业自律,净化家装消费环境。8月31日,市消协家装维权专委会召开了换届大会。四年来,市消协共对外开通了三条家装投诉咨询热线,其中家装咨询电话52462726,每年都会接到咨询百余件。“家装投诉网页”运行四年来,已在线受理了家装投诉达1425起。

家装投诉全过程进行公示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家装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装修伙伴网总经理杨永发言说,一直以来,“有房才有家”,是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装修一个属于自己、居住舒适、充满个性的家,能给人带来精神归属和安全保障。可是装修市场材料繁多,工序复杂,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质量标准,消费者常常陷入不知该选什么或者怎么选的困境。既便签订了合同,后期也会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甚至有人说,装修总会有遗憾。

参照中消协投诉信息公示的相关要求,家装委率先尝试在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公示投诉处理全过程,并通过定期更新投诉红黑榜的方式,鼓励和督促家装企业配合解决纠纷,曝光不法行为,提醒消费者避免入坑,切实缓解了家装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

1-8月受理家装类消费投诉1213件

市消协对家装投诉的受理情况也进行了盘点。2023年1-8月,全市消费维权组织共受理家装类消费投诉1213件,按投诉性质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家装合同类702件(占了近六成),售后服务类174件,质量类99件,价格类74件,安全类17件。

家装合同纠纷位居第一。合同纠纷又分为施工前和施工后两类,第一类在施工前,设计师测量设计报价,待到消费者交过定金,正式签订装修合同时,由于计算方法或者加价增项等原因,往往预算会比报价高好几万元,消费者无法接受,于是便形成纠纷;第二类,施工后,由于工期拖延,整改不到位,约定商品进场不及时等原因,装修公司违约,造成消费者无法正常收房或入住,形成纠纷。

售后服务类投诉较多,是由于家装消费隐蔽工程较多,且很多商品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才容易发现问题,例如墙漆开裂、瓷砖剥落、地板伸缩缝不合理甚至三角阀断裂,水管漏水,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质量、价格和安全类投诉也相对较高。家装材料质量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旦偷工减料,选材不当,或者施工工艺不当,都会给未来居住带来隐患。

而价格问题,也是家装的重灾区。由于信息不对称,还有计算方法不统一等原因,消费者往往很难发现价格中的种种猫腻。

案例显示家装要避“坑”

会上,南京市消协家装委发布了相关案例。消费者郭先生于2022年2月份跟南京某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为期3个月,应于6月3日把房子装修好交付给消费者。直至7月23日仍未完工,且很多地方存在质量问题,多处地方插座规划也不合理。经市消协家装委投诉站协调,双方达成协议,该装修公司按消费者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加紧施工,延期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双方协商按约赔偿。消费者表示满意。

市民叶先生委托东某一木装饰进行家装。装修公司报价后,消费者交了3万元定金。此后不久,装修公司再次给出报价,约定价格从14万涨到了20万。两次报价过程中未给出报价明细,也未出效果图。消费者认为装饰公司应按照用户预算要求进行设计,否则就是变相的强买强卖。经市消协家装委协调,装修公司调整报价,按消费者的要求给出合理设计方案。

消费者王女士与南京派某装饰签订合同,对家中进行局部改造。施工过程中,消费者发现装修公司虚假报价和恶意加价行为严重,一是消费者家没有做大理石飘窗台,装饰公司却恶意加价收费。第二,防盗门的拆除安装和门头修补都是消费者另找的防盗门厂家和油漆工做的,装饰公司并没有参与此项工程,但是却报价收费。第三,装饰公司没有包水管项目,只是做了一个简单壁柜,但是他们收费时竟然又收了壁柜钱又收了包水管的费用。第四,消费者家一共做了三个铝合金门,一个是卫生间的,一个是淋浴房的,还有一个是小房间的。当初签装修合约前消费者强调要黑色的,样品也是黑色的门。可做门的上门测量时告诉消费者,做黑色的要加价。消费者被迫无奈补齐差价三千多元,三个铝合金门一共花了一万多元。然而装饰公司竟然又说,测量门时少了0.4平方米,还要补差价。市消协家装维权投诉站约见了消费者和装修公司双方,就消费者指出的问题逐条与装饰公司一一协商解决,最终退还多收费用,消费者表示满意。

对于这些家装陷阱,南京市消协建议消费者在装修前期适当做好功课,通过查看口碑,线上品牌比价,线下门店和展会比较,货比三家的方式,最终确定可靠的装修公司和心仪的装修材料。在交纳定金,签订合同时,对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法都要明确。总之,希望消费者在装修前多咨询,装修过程中保留好证据,装修后一旦发现问题尽早投诉,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 王芙蓉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金磊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