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按摩椅!使用率有多高?记者探访合肥多个公共场所......

安徽商报
关注挤占公共空间、头发被卷入、发现虫子……近日与共享按摩椅有关的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报道:一高铁站近9成是按摩椅?电影院也遭吐槽!专家回应......8月17日记者走访合肥多个商场、车站、影城发现,上述公共场所共享按摩椅占比小,而且使用率也比较低,多数人面对按摩椅选择“蹭坐”,与此同时按摩椅的卫生状况亦惹人担忧。

01
按摩椅成“标配”使用率却低
在合肥南站候车室,记者看到,整个大厅约有不到100个共享按摩椅,基本上集中在检票口两侧的候车区域,相比于数千个普通座椅,按摩椅的占比并不是很多。在一处按摩椅区域,摆放了7个按摩椅,其中5个坐着旅客,不过只有1人是在使用中,其余4人均在“蹭坐”,虽然有提示音,不过由于候车室人多嘈杂,对他人倒并无太大影响。
随后记者在政务区几个人流量较大的商场进行了探访,这些地方在公共区域均配置了共享按摩椅,有的是在电梯门口,有的是在饭店附近。在这些商场,很少能看到有公共座椅供人休息,所以有些顾客就直接坐在按摩椅上短暂休息,但也不按摩,“逛累了,就坐在这里休息一下,按摩也没时间啊。”顾客刘女士说道。
如今电影院也是共享按摩椅设置较多的场所,记者探访中看到,不仅是候影区有共享按摩椅,越来越多的观影区也设置了共享按摩椅。在北一环上某影院观影区,记者选择了一个带有按摩椅的座位,刚坐下的时候,按摩椅会提供数分钟的免费按摩,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按摩就需要付费,价格也不是很贵,30元套餐可以使用两个按摩椅一个小时。
记者走访多处后发现,共享按摩椅几乎成了商场、影院、车站等地的必备配置,但是无论是在哪里,使用率均不高,大部分人都选择“蹭坐”。记者也询问了几名使用共享按摩椅的消费者,他们均是在等待时间中觉得无事可做,才选择按摩,按摩的时间也并不长,“花个十几块钱,按摩一下也还挺舒服的。”
02
卫生状况让人不敢轻易尝试
记者探访中发现,多数按摩椅的表面都是皮质覆盖的,由于是按摩椅,所以使用者和按摩椅必须充分接触才能起到按摩效果,即使不按摩,坐到上面的人也会和按摩椅进行近距离接触。现在是夏天,人们裸露在外的皮肤较多,因此很容易留一些汗渍等在按摩椅上,味道也不是很好闻。

“就感觉有点脏,所以我不愿意坐上去按摩。”市民胡先生表示,自己逛商场的时候偶尔累了也想着体验按摩椅,但是看到按摩椅旁边没有专人清理,而且一个人起身离开后另一个人就直接坐上去,感觉十分不卫生,所以就打消了按摩的念头,“如果能时刻保持干净卫生,我还是愿意尝试的。”
经询问,胡先生的顾虑是多数人不愿意选择共享按摩椅的原因,对此记者联系上某按摩椅代理商,对方表示按摩椅的清理工作应该由所在场所的保洁人员负责,需要深度清洁和维修的,他们才会安排人员前往。
此外其实按摩椅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医生提醒称,除了儿童和孕妇不宜使用,患有心血管、高血压、骨质疏松、颈椎、腰椎等疾病的人也要慎用,“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骨质脆弱,按摩椅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偏大,容易造成脆性骨折,患有颈椎、腰椎疾病的人坐按摩椅要适度,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03
消费者遇到问题可进行维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共享按摩椅代理商表示,目前商场、影城等处共享按摩椅设置的区域,原本也是闲置的场所,“空着也是空着,他们就摆放点按摩椅,然后双方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分配收益,对双方都有好处啊。”该代理商称,哪怕使用率不高,但按摩椅也承担了一定让人休息的功能,也不算浪费。
上述代理商称,如果使用率稍微高一点的话,投放共享按摩椅的回本周期约在一到两年时间,“毕竟成本不高,不过这几年的情况都不是特别好,不像刚出现时那么火爆了。”该代理商说,主要还是消费者一时兴起体验后,按摩椅无法做到顾及每一位消费者的特殊性,因此不能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预期的服务。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和很多共享产品一样,按摩椅都是通过手机扫码使用的,扫码常关注并接收产品官方运营的账号提供的内容,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按摩椅时,也会给按摩椅的运营方提供流量,运营方可以通过推广其他企业的广告费等流量变现方式来赚钱。
安徽邵阳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绍荣表示,共享按摩椅的安放初衷是让有需求的消费者能在休息区多一种选择和多一份享受,但如何兼顾场地的公共属性和使用者的感受,如何统筹安放数量与安放位置,如何做到消费者使用时安全、舒适且卫生,如何让监管部门做到监管不缺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思考。
此外李律师称,消费者如遇到问题,可进行多渠道维权,“如果遇到联系不到服务方、联系后仍然解决不了、商家拒绝解决或者不配合解决等情况,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铁路部门:
多功能候车座椅不得超20%
近期,铁路部门对泰安站多功能候车座椅(按摩座椅)经营服务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要求各地火车站举一反三,认真查摆整改问题,确保多功能候车座椅状态良好、经营规范,最大限度为旅客候车提供普惠性和差异化优质服务。
铁路部门要求,一是合理布设,便利旅客出行。对设置多功能候车座椅的车站,必须确保候车区域旅客候车座椅总数不减少,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并在各候车区分散均衡设置,不得影响旅客候车、通行。二是加强检查维护,改善旅客体验。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卫生保洁和消杀灭等工作,确保多功能候车座椅作用状态良好。在多功能候车座椅区域醒目位置规范设置“免费就座、扫码按摩”标识,并公布服务监督电话。三是全面排查整改,依法合规经营。8月底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整顿,对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规格、布局、状态、卫生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到位。对客流量大且候车面积不足的车站,进一步压减多功能候车座椅比例和数量。
铁路部门表示,感谢社会各界对铁路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将持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