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口腔医院拖欠工资,几百名患者得不到后续治疗
转自:医学界
“医学界”晚讯,不错过每个医疗热点。
云南一患者手术失败死亡,
尸检鉴定为误诊!医院不认可
7月24日,据澎湃新闻报道,74岁的王卫东在做直肠癌手术时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云南维权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了尸检,诊断为肝脏转移性腺癌,急性肠炎(结肠)等,并未见直肠癌。尸检注明,病检结果与解剖所见的尸体征象一致、相互印证,多脏器未见癌细胞转移扩散,病变程度轻微不构成致命性病变,符合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征。
至此,家属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是医院对患者“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不明,致手术过程中发生事故,该负主要责任。云南省肿瘤医院对此尸检结果提出了异议。“这不是医疗事故,是个医疗意外,我们不认同那份尸检报告。”该院坚称王卫东生前患直肠癌,且肿瘤大,属于晚期,肝脏有转移病灶,“手术符合诊疗规范”。
经昆明市卫健委委托,昆明医学会出具了一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该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云南省肿瘤医院负次要责任。对此鉴定结果,医患双方均存在异议。昆明市卫健委又移交云南省医学会再次鉴定,目前正在等待结果。
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的公告,明确建立基本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调整规则,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未达8年的谈判药,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以简易方式续约或新增适应症触发降价的,降幅减半。
本次调整也进一步体现对创新的支持,增加了对于按照现行注册管理办法批准的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剂,1类和3类中成药,在续约触发降价机制时,可以申请以重新谈判的方式续约,国家医保局将组织专家按程序进行测算,谈判续约的降幅可不必高于简易续约规定的降幅。此外,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医保基金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在2023年和2024年续约时可不予降价。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完善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进一步调动企业申请药品进入目录、为目录内品种追加适应症的积极性,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将得以维持和提升。同时,按照新的规则,谈判成功的品种单纯因医保基金支出超预算而被剔出目录的风险降低,更多性价比高的谈判药品得以继续保留在目录内,有利于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和患者个人负担。(国家医保局)
武汉一口腔医院拖欠工资,
几百名患者得不到后续治疗
近日,武汉市江汉区的欧阳先生反映,位于新华路附近的九州牙管家口腔医院关门跑路,近500名患者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两年前,欧阳先生的爱人在该院进行牙齿矫正,交了24000元的治疗费用,规定在两年内完成正畸治疗。但如今,医院已经人去楼空,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一位自称医院员工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新旧老板的交接出现问题,其中还有欠薪情况,导致现在没有工作人员上班,也就没办法对接患者展开治疗。“原来的老板欠我们大概三个月的工资都没有结清,我们谁还来上班呢?不发工资,我们就肯定开不了门了”。这名工作人员透露,接手九州牙管家口腔医院的新老板正在招募新员工,组成新团队,至于老员工的薪资问题,他也不得而知。
目前,医院表示,患者可以把病例拿走,去外面重新找医院治疗,或者可以等医院有人接手后再继续治疗。21日,病友及家属代表与武汉市卫健委、社区以及九州牙管家口腔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次协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还未明确。(逐浪新闻)
上海浦东今年新开工建设5所医院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工建设医院5所。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项目开工,长征医院浦东新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祝桥院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未来三年都将投入运营。此外,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即将在今年夏天试运行。
据了解,2022年,浦东已经有仁济等9家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在浦东有分院,开展门急诊和住院服务;此外,东方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长为浦东本土三甲医院,公利医院、浦东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周浦医院发展成为三级乙等医院。随着2022年9月30日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开工,截至2022年底,浦东的三级医院数量扩大到17个。(浦东发布)
南大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揭牌
7月22日,校地共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苏州科技城医院举行。
苏州市市长吴庆文指出,苏州将与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持续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助力科技城医院建设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力争建设成为专科特色鲜明、业务覆盖全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三甲综合医院。
据了解,苏州科技城医院具有良好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转化医学基础,建有国家级胸痛中心等一批高水平临床诊疗平台。2022年6月,南京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苏州科技城医院框架协议》,一年多来,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关心支持科技城医院的发展,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南京大学)
二甲双胍可逆转表观年龄,
有助于抗衰老!
近日,中国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显示,二甲双胍通过其靶点GPD1诱导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与较年轻的表观年龄和较长的白细胞端粒相关,而AMPK仅与较年轻的表观年龄相关,效果可能部分归因于二甲双胍的降血糖特性,提供了二甲双胍抗衰老的基因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也可能通过血糖途径发挥作用。该研究是第一个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为二甲双胍抗衰老提供了基因证据,二甲双胍靶点GPD1和AMPKγ2与较年轻的表观年龄相关,部分原因可能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这表明二甲双胍的血糖特性可能是其机制途径之一。(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来源:医学界综合整理
责编:田栋梁
编辑:丰如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