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深夜通报“回流生”警情!

中国经济网
关注近日,陕西西安中考“回流生”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1日晚,西安公安发布警情通报:2023年7月21日,我局在工作中发现,我市某培训机构以造假方式为“回流生”提供服务,涉嫌违法。目前,已控制涉案人员13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什么叫“回流生”?
以西安为例,“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回流生”的路径主要有两个:其一,西安本地居民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到父母打工地就读,回西安参加中考,这就是“回流生”;其二,西安用落户的优惠政策招揽人才,引进的人才就有了西安户口,他们的孩子也符合“回流生”的条件。
西安市教育局已两次回应
近日,网传“2023年西安11万中考生,其中4万是河南回流生”,部分家长对中考报名人数及资格等问题提出关切和质疑,西安市教育局分别于7月18日和7月20日两次回应此事。
7月18日,西安市教育局就中考有关情况说明称,“今年全市九年级参加中考103031人,为具有西安市学籍或西安市户籍的学生,符合教育部和省市对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103031人通过了西安市中考报名资格审查,其中,户籍在西安市、学籍不在西安市就读(即网传‘回流生’)3608人,占全市报名人数的3.5%,网传‘回流生4万人’信息严重不实。””
7月20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今年中考有关情况的补充说明,内容如下:
针对网传“2020年七年级入学8.58万人”、“2022年参加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8.7万人”的问题,经核查,2020年我市七年级招生人数为108712人,2022年参加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人数为107012人,今年我市参加中考人数为103031人。
针对部分家长反映的“回流生”资格造假、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等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回流生”报名资格等情况正在逐一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针对部分家长关心的中考政策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教育局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将借鉴其他城市做法,结合西安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听取广大市民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中考政策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媒体评论:应切断违规中考“回流生”的路径
西安中考放榜后,网上流传“10万西安中考生,近四万都是‘回流生’”的说法,让数以万计的家长焦虑不安。西安教育局通过官方的微信公众号两次辟谣。
然而,官方的辟谣似乎并没有平息家长的质疑和焦虑——虽然数字没有那么多,但这些“回流生”的渠道是否正规?如果确有非法渠道获得“回流生”资格,必然挤占本地孩子本该享有的高中教育机会,和当地的教育资源。再者,很多家长怀疑:这是“高考移民”被严控的背景下,非法机构通过异地升学的手段,将“高考移民”前置到中考。毕竟,陕西有很多优质的高校,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所不具备的教育资源。
家长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中介和个人打着“升学规划”的名义,发布视频以讲述“陕西高考规则”“如何在西安落户上学”等等。有的还打出“生在河南,考去陕西”的宣传语,吸引外省的家长。但这到底是真是假?局外人自然无从知晓。如此背景下,西安的初三考生家长,岂能不焦虑?
正规的“回流生”并未涉嫌中考移民,都不算违规。西安教育局及时回应网上传言,澄清了“回流生”的真实数字,是对谣言的有力回击,固然是好事。但这还远远不够,教育部门还应对每个“回流生”的资格再次仔细审核,并公布出来,让家长们心服口服。另外,对那些非法宣传“中考移民”的中介、自媒体进行查处,切断违规中考“回流生”的路径,才能保障合规“回流生”及双籍学生的权益,也吹散公众的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