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联播

2023年“中国航天日”全国系列活动火星分会场暨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开幕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4月28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全国系列活动火星分会场暨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在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科院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等单位支持,航天专家、科研机构代表、专业科普工作者与相关产业代表共同开启一场面向未来的火星之旅!

本次活动基于2023“未来火星生活品牌共创计划”,聚合科研、科普、产业等各方资源,重点打造“萤火实验室”,以“火星”作为链接未来的场景和平台,围绕科技力、公益力、美学力、产业力四大能力属性,面向学术科研机构,与青年科研工作者共建科创场景;面向青少年,邀请中小学生参与公益科普计划;面向大众,在设计元素中重构未来生活;面向品牌,在碰撞中实现跨界联动。通过全民共创的形式打造火星场景,最终建成一个自给自足、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火星家园。

本次大会以传承航天精神和推广航天文化为主题,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万学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问一号”探测系统副总指挥李振才、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专家、原常务副主任冯春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空间物理学家刘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研究员、科普作家、行星科学专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郑永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际交流中心文创事业部副部长李睿、兰州大学团委副书记李传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宁夏分团团长韩浩铖、现代牧业三只小牛整合营销总监展冉、Rokid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华西大区总经理赵小军、湖南火星少年科技文化公司总经理唐孟科;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军、金昌市副市长佟义东等市领导以及相关市直单位共计300余人齐聚火星1号基地,见证了“萤火实验室”和“未来火星生活品牌共创计划”的正式启动。

大会现场,万学科副厅长、冯春萍主任、马锟副主席、耿军部长、刘勇教授、李传辉副书记、韩浩铖团长、白帆董事长共同启动了“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及“萤火计划”。大会还特别发布“未来火星生活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公众和品牌机构发出“共创”邀请,与来自创意、科技、设计、艺术、建筑、工业等方面的机构及个人共同开启“未来火星生活”创想之路。

据了解,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将作为一个永续的创新平台,一个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持续探索人类未来火星生态圈的无限可能。火星1号基地将借助未来火星生活共创这个平台,融合各种资源,共同探讨和建立起未来火星生活的基础设施、生活方式、文化和科技等,打造出符合人类共同期望的未来火星生活。

火星1号基地位于“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是甘肃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重点打造的航天文化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在金昌独特的戈壁丹霞地貌,与刚刚发布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在视觉上高度接近。原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负责人总设计师李潭秋认为:“目前为止,该基地是国内最为真实的一个火星生存模拟基地”。

大会结束后,分别对金昌星辰宇宙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帆、火星1号基地主理人宋旭进行了专访,以下是他们的专访内容:

问:您是基于什么样的核心驱动点打造“萤火计划“的?

答:我们的驱动点就是火星1号基地,这个“未来场景”,通过萤火计划这个面向未来,有主线、有目标的任务,分阶段、分版块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不像文旅景区,只是简单的体验,在火星1号基地这里更多的是创造和实现。更重要的是产出更多的内容,也创造更多的事与物。同时在科普、教育这垂直内容领域,我们又能以大众创意力与创造力并举的方式,结合场景优势,去做不一样的科普与研学,不单单是常识与知识的科普那么简单,可以说我们同时也将科普与研学的玩法做了升级。

问:萤火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答: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火星生态圈。生态圈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从故事的角度,我们是要打造一个满足未来火星生活需求的生态圈,能够自给自足,每个人可以自由生活。从场景上来说,我们也是朝着这个样态去建设和发展。另一个是从共创的角度,我们通过各种科创、科普等活动和比赛,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基地的共创中,再把这些创意落地,让大家的创意和思想能在这里变现,这也是一种生态。

问:可以说说具体的计划内容吗?

答:萤火计划也是这样的,萤火计划就是要在一个未来的场景中实现未来生活的共创共建,再用这个场景来承载科创产品,实现科普教育,最后让大家都能看到未来生活的样子。萤火计划就是要用火星做一个锚点,站在未来,然后走向未来。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都不断变好的过程。

萤火计划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创,一部分共创,其中这个科创就是和科学家一起面向专业的学生、面向青少年进行的科研探索和科普教育,而共创就是用更多的活动,吸引大众来共同参与到对科学、对生活的探索中。

问:为什么要在当下发布“萤火实验室“?

答:我们有场景、有专家、有研学课程、有丰富的体验项目,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那萤火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说它是一个孵化平台,科学家、科研团队可以提出设想,然后申请基金进行实验验证;它也是一个科普平台,科学家、科学实验都是非常优秀的稀缺的科普资源,可以通过萤火实验室来利用起来,让他们面向大众,来传递科学精神。

问:其核心使命是什么?

答:萤火实验室的核心使命就是探索,用对未来的探索让自己变得更好,也一定会让地球变得更好。

问:您所预想,或希望打造的未来火星生活场景是怎样的?

答:共创各式艺术与空间,享受自我建构的自由。在这里,我们鼓励创新,创意的思想可以用来交易;我们更加包容,多元的文化和观念可以融合,不同种族、不同理念、不同的价值人都可以在这里共同探索内与外更广阔的新世界,我们会从一个小的部落形成一个大的社群,然后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火星生态圈。

问:火星1号基地,于您而言的终极理想形态是怎样?

答:火星1号基地最终会形成一个线上共创线下共建相融合的平台型社区。

所有参与到萤火计划中的人,在线下,基于四个维度的共创,专业机构、专业达人以及所有有想法的人都将参与到共创的落地中,并通过对不同创意、规则、秩序的体验和反馈不断验证和完善创意设想。同时,在线上大众也将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进行设计大赛的评比,提出火星生活创意,讨论并共建火星生存秩序,形成以火星为核心的独特圈层文化。届时,专业维度、公益维度、大众维度、品牌维度四个维度将能够形成有机的生态圈,真正实现大众对未来生活的共创以及创意和思想的交易。整个基地也将自下而上的形成自驱型自组织的升级版生态圈,在线上线下共创出更多的数字IP、内容IP、场景IP,更多的科研精英、航天人才、科技人才将从这里走出,他们也将用自己的能力不断反哺这个生态,最终让火星1号基地成为一个兼具人才、内容和科研项目孵化的平台型社区。

问:可以介绍下“萤火计划“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吗?

答:萤火计划是一场基于中国航天任务的面向大众开放的共创共建共享未来生活的预判性社会实验。萤火计划整体通过八大阶段——模拟基地、深空运输、无人基地、载人登火、前哨营地、火星基地、生态圈1号、火星城市——来实现人类移居火星的环境。

实际上,我们的模拟阶段早就开始了,现在有了五脏俱全的九大舱体、航天训练体验的场馆、马尔斯营地、3D打印的住所……接下来,我们还有专业维度、公益维度、大众维度、品牌维度四个维度切入的共创,会有更多符合大家想象的未来生活创意的落地,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和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们坚持的是科技会让人们变得更好,我们也在践行这个理念。我们把目光瞄向未来的火星生活,来反观当下的科技发展和生活,从而引导现在的我们用未来眼光去探索生活和发展自我。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未来就是一个幻想,觉得我们这样并不现实,所以,我们现在就是用这些方式,把未来呈现给大家,让大家看到未来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再把这个理念从基地带回自己的生活中去,我觉得这就是有意义的。如果这样,那下一个登上火星的人从这里走出,也是一定可以的!

问:“萤火计划“锚定的是未来,是一个宏大叙事命题,您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提前给“未来”做怎样的准备?

答:我们在说未来,其实是在讨论当下的青少年,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但是创意力、创造力、好奇心、共情力等核心素养都是不会被时代抛弃的核心能力,我们希望在这里种下一颗火种,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去打开未来的大门,让他们去融入和建设这个未来充满变化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在为未来做的准备。

问:“萤火实验室”和“萤火计划”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两个是息息相关的,计划是核心、是背后的理念、是指导方针,给我们定好一个发展框架;萤火实验室就是一个载体,它是一个科研孵化平台,承载科创与科普;是一个内容平台,传播我们的理念、我们所做的实验、践行未来的各种活动。通过萤火实验室,我们可以链接萤火计划和大众、品牌,让大众感受萤火计划,让品牌和萤火计划一起在与大众的共创中迭代升级。

问:萤火实验室,为什么要首推“未来火星生活设计大赛”和“公益科普计划”,未来还会覆盖其他项目吗?

答:“未来火星生活设计大赛”会首先聚焦在文创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可以面向专业院校的学生和专业领域的达人开展,锁定了年轻人群;“公益科普计划”则面向中小学教师、山区孩子等,聚焦的是青少年群体。这两个项目的优先启动,能够让我们锁定更多的年轻人群,一端可以链接科学家、科研机构,一端可以链接品牌,是最能体现我们的理念和做法的项目。

未来肯定会覆盖其他的项目,比如一些新的领域的共创、生活方式的社会实验,比如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加入进来之后的科研实验,还有品牌入驻之后的品牌共创等,我们会随着基地的发展逐渐探索更多的项目,也探索共创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

问:您对火星1号基地的定位是怎样的?

答:火星1号基地既是一个以火星为主题的景区,也是一个依托专业机构的科研孵化平台,更是一个践行未来的社会实验场景。基地通过四个维度开启一场预判性社会实验。并逐渐成为一个未来场景,让更多人看到未来,相信未来,不只是为了去火星,更是让更多人持续参与到对未来的探索中,从而让现在变得更加美好。

问:您希望火星1号基地,未来能够生长成怎样的形态?

答:火星1号基地将成长为一个具象的未来生活场景,这个未来体现在它是前瞻的、是对未来有预判性的、更是环保的。我们是基于未来的理念在做这个基地,更是用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它必然会让每个人和现在的生活更好。在这样一个未来的场景里,我们更加包容,多元的文化和观念可以融合,不同种族、不同理念、不同的价值人都可以在这里共同探索内与外更广阔的新世界。我们也将试验一个全新的火星生活规则,那就是创意和思想可以进行交易,大家在线上社区和线下场景中所提出的创意设想、生活规则、设计产品都能交易,优秀的思想都能够获得回报。

最终,我们将形成一个线上共创线下共建的社区,科创与共创能够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从创意到内容到产品落地的“自给自足”的生态圈,自下而上产出更多的场景IP、数字IP和内容IP。无论是创作还是体验,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有收获,有反思,并将这种理念持续到个人的生活中,不断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也将在线上形成特定的舆论场,在线下形成有趣的社交场,逐渐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更好。

问:火星1号基地的有那些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活动和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答:我们一直在对公众倡导我们不单单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我们同时还是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所在地球上做的一个实验场景和应用实践空间,说直接就是一个未来火星生活的样板间。我们结合现有科学技术及生活化所需打造独属于我们火星1号基地独特的火星探索文化,我们模拟了在火星上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所需的心理和生理挑战、创新和合作肯定会形成独特的创新和合作文化。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也可以融入到这种文化中,不同的游客们可以在不同的体验里发现有意思的交互点,体验各种创新互动让他们有意愿回来这个基地,参与到基地未来的场景打造中,共创未来火星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作为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一个应用场景空间,我们承担着航天科普和科技科普的职责所在,创新科技展示是我们一个重要体验,作为一个模拟火星生活的基地,火星1号基地的科技含量非常高。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科技展览来了解登录火星的登陆者是如何在火星上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让这种鲜活的科技体验变得更加有趣。

火星1号基地的游客除了参观展览之外,还可以参与到各种戏剧性的活动中去,让游客在玩的过程中接受到了对于科技和历史的了解。游客们可以参加无重飞行的模拟体验,暗夜时刻的观心体验,角色扮演一个“火星明白”指令长体验火星测控中心的运营系统,穿着火星服在仿真环境里进行漫游,还可以在仿真环境中参与环球马拉松比赛等等。这种全方位的体验,无疑可以提高游客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火星1号基地作为未来科技路线图的演示样板,也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游客阵营加大。基地方面也会积极调整游客口味和消费方式,真正能做到紧贴时尚潮流的转化。例如,开发火星主题餐厅或者火星红土品牌街区等,这样的创意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物。同时,针对年轻一代游客,金昌火星1号基地还可以推出更加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的创意礼品,如3D打印模型等,打造与众不同的消费经验。

问:目前火星1号基地已有哪些文化和科技主题展览和活动?这些内容受到了游客的怎样的反响?

答:火星1号基地紧跟世界航天发展及科技发展的脚步,我们联合中国航天官方机构及各领域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普内容的开发,现在我们已有:

火星探索历史展览:这个展览将展示各国探索火星的历史和成就,使游客了解火星探索的历史,对比不同国家的火星探索技术和成果,提高公众对于火星探索研究的兴趣和认知。

科学与技术展示:这个展览将介绍未来考虑在火星探索时用到的科技展示,如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向参观者展示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火星模拟环境体验:这个体验将介绍在火星模拟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此来锻炼和提高游客的团队合作和决策制定能力。

创意科技火星主题探险实景游戏:这个游戏将利用游戏形式,鼓励游客通过互动和合作来了解未来科技以及团队合作,让游客在玩耍的过程中对未来科技的未来充满兴趣。这一系列的内容得到了各群体的积极反馈,尤其是青少年及航天科技爱好者,他们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产品及活动所收获到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各种创新应用中。

问:火星1号基地的文化旅游将面向哪些游客?是否考虑推出专门针对青少年、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者等不同目标群体的主题游?

答:火星1号基地的核心人群划分是新青年人员,科普科学爱好者、科研创新人员以及学生和亲子家庭。我们按照人群的划分,针对不同群体已经推出了不同人群的主题游。比如,对于青少年游客,可以推出更加互动,趣味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主题游;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创新创业者,可以更加注重未来科技的前沿与应用,经常性的组织专业讲座和研讨会,提供更加深入的专业学习和交流机会。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的主题产品来,使不同群体的游客都能在参观火星1号基地的文化旅游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和参与感。

问:如何打造火星未来生活共创场景?“未来火星生活共创计划”是针对哪些人群发起的呢?有哪些已经进行的成功共创案例?

答:我们以火火星1号基地这个火星生存模拟基地为场景,以“萤火实验室”为驱动力,联合各类专业机构、学者、科研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打造未来火星生活场景,当然我们也希望大众参与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创新和设想方向,共同按照未来发展的科学逻辑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区探索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探索出新场景下的新产品。目前我们基地已经联合国内顶级新能源科技公司共同开展了未来火星场景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和自如、3D打印科技企业共同围绕未来火星生活居所共同打造了中国首个具有科研及实践应用的火星蜂巢屋。同时在本次大会上我们也启动了未来火星生活设计大赛,邀请全球参赛者提交他们的建设和生存解决方案。由此产生众多优秀的火星居住和生产设计方案和创新理念,涉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农业等多个领域。

未来火星场景的建设共创,我们最终的核心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实体场景下的公开创新平台,拉动国内外广大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参与逐步构建火星基地的各类基础设施,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后期我们将通过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构建火星场景的仿真体验;设置线上及线下的讨论和分享平台,为不同学科和领域间的专家和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使用开源和协作式工具,管理和分享火星基地建设的文档、数据、设计文件、编程代码等方案。总之,在共创大会中,参与者可以深入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火星基地建设和未来生活场景的挑战。

目前火星1号基地已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了不同主题的旅游活动,比如针对青少年游客的研学主题游以及富有特色住宿的“火星巢穴”酒店等。“火星巢穴居所”高度还原了航天船返回舱的单体造型,房屋通过3D打印技术建造,充分展现未来科幻风格,融合了新能源电力零碳排放解决方案,实现未来生活方式!未来火星1号基地还将推出更多的主题产品,使不同群体的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都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和参与感。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萤萤之火,照亮未来。也许第一个登陆火星的人,就将从这里走出!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