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锁定新型工业化,成都一系列动作释放重要信号

界面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上周,成都迎来多场重要会议和系列政策。千头万绪中,一条主脉络清晰可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从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强调坚定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号工程”,到市委金融工作会上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再到涉及人工智能、氢能、制造业“智改数转”等多项政策的酝酿出台,上周的系列动作释放信号:发展新质生产力,成都站上新起点。

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激发经营主体之力,成都在面向未来的赛道上加速前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布局“头等大事”

5月20日,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举行。会上提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当作头等大事,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整体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能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增添动能。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都面临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道必答题。在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已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随着本月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把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成都对“一号工程”的布局和落实正当其时。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成都市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都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等四个文件同步出台。未来三年,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氢能产业产值进入全国前五、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到2025年底完成360家以上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多个目标勾画出成都新型工业化的未来蓝图。

从四个文件中,可窥见成都对于布局头等大事的“打法”。聚焦制造业“智改数转”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的在于推动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再造优势。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和氢能产业,是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站在今天看后天”。通过长短结合的布局,既为当前发展提供了活力,又为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推进新型工业化,主体是企业。上周,两大总部落地成都,显示出成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土育苗”所做出的努力。

5月25日,成都高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吉利科技旗下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吉利控股旗下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国总部落地成都高新区。前者,主要开展低空出行领域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生产,致力于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低空出行产品;后者主要参与成都高新区智能网联场景和项目建设,开展工业软件产品的研发、测试、销售和交付。

强化要素赋能

上周召开的市委金融工作会则强调,要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扩大优质金融供给,金融要更加突出服务新型工业化,把支持产业建圈强链、“智改数转”等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企业、服务商等融资对接平台。

会后,成都发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拿出29条举措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优化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供给。同时发布的还有《成都市“交子之星”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依托“蓉易上”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上市主体培育-首发上市辅导-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明确提出,力争到2026年,纳入成都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超800家,培育链主型上市公司超20家,实现直接融资超4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金融“活水”,这正是成都做好金融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政企银聚力携手,更好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用,推动企业敢干、敢闯、敢投、敢创新。

新质生产力呼唤要素的创新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逻辑已经超越过去“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资金”的简单组合。推动资本、知识、数据等各类新型要素在产业间有序流动,将释放更大的产业价值。

成都高新区金融城“双子塔” 摄影 王效

同样是上周,国家数据局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公布了7家承担全国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城市名单,成都市成功纳入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建设试点。

成都将数据标注产业纳入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布局,推动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未来将支撑成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辐射带动川内其他市(州)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突破。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政策性倡导的数据标注行为会大幅度提高数据标注的自动化和准确率,从而有效降低数据源的生产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和开发者也能够享受到数据红利,推动AI应用创新的浪潮。

推动数据红利为更多行业赋能,于市场、于城市都将注入滚滚动能。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重构竞争新优势,成都锁定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战场”,向前挺进!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