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好“饭碗田”,长沙370个小农水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

长沙晚报
关注转自:掌上长沙
稿源:掌上长沙
2024-04-09 21:5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时下正值水稻插秧的最佳时节。
“种田最怕缺水,现在好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简单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守水,种田信心越来越足了。”在浏阳市洞阳镇,插秧机轰鸣,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划一地插入稻田中,种粮大户雷节辉喜悦地看着河水从管道喷涌而出,经渠道流入自家农田,“搞好灌溉与排水,就能极大地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该镇农办主任许亮表示,当地此次共计铺排7个小农水项目,已完成5个,2个项目正在扫尾中。“项目建设的重点就是‘积涝重旱’区域,我们也会持续聚焦农户最关切的现实问题,着力疏通水系、畅通水流、增加水量,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据悉,去冬今春,全市共铺排小农水项目370个,新建小型沟渠456公里、机埠86座、闸坝71座,目前370个项目建设进度超80%,预计春耕期间可全部投入使用,以把握农时、助力稳产增产。

走进宁乡市双凫铺镇,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各标段施工人员正抓紧小农水项目建设扫尾。
“我们村的小农水建设项目位于经济作物示范种植区,项目实施后,水资源灌概预计提高到80%以上,将改善灌溉面积500多亩。”粟江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明表示,目前全镇也正着力打造双明、粟江、双凫铺社区等粮食主产区的小农水示范片建设,以丰富水系灌溉网络,优化当地7500亩基本农田的灌溉问题。
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着力保障农业生产,全市共完成清淤整治山塘12000口,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1670处,畅通“中梗阻”渠道299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实现增蓄2260万立方米;自2022年以来,全市每年投入8000万元用于小农水项目建设,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农田水利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助力形成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项目、组组有行动”的农田水利建设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