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加持!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封关倒计时
海淀区西北部
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群正在崛起
这就是我国首个
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
中关村综保区于3月25日通过预验收
近日,走进中关村综保区现场
记者看到
中关村综保区已初具规模
并已做足准备迎接4月的正式验收

▲中关村综保区主卡口

▲网外综合楼及海关办公楼

▲库房
中关村综保区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位于海淀区温泉镇,地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建筑规模66万平方米。

▲产业组团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中关村综保区的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型综保区。目前,网外综合楼、海关办公楼、主卡口、查验区、库房等验收必备设施项目已完工,将于今年4月接受国家相关部委的验收。”

▲海关办事大厅
验收通过后,网外综合楼可引进相关办事窗口、跨境电商体验店入驻。查验区除了普通货物查验区,还设计了特殊查验平台和洁净查验平台,能够提高对应种类货物通关效率。相对应的,库房除了普通货物库房,还设置了适合存放集成电路类、医药健康类企业所需的料件的特殊货物库房,可满足不同货物存放需求。
中关村综保区推出创新服务亮点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和实验室空间,面积从100到40000平方米,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阶段有明确入驻意向的企业,园区还提供个性化空间定制服务。

▲办公空间
楼宇设施方面
中关村综保区的产业楼宇层高4.8-6米,部分楼宇甚至可达7米,一楼承重1吨/平方米,二楼及以上楼层承重500公斤/平方米,这些高标准配置能够充分满足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产业实验需求。
研发服务方面
为了全面保障入园企业的研发生产活动,园区整合了办公、研发、中试、仓储及公共实验平台功能,企业可以在区内进行小试、中试,并完成环评和产品注册等流程。此外,园区计划提供共享仪器、公共会议室等经营办公配套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周边配套方面
中关村综保区的交通便捷,距离地铁温阳路站仅500米,周边公交及通勤班车线路超过30条。居住条件也非常优越,周围配有自建自持人才公寓、公租房,满足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10万平方米翠湖国际人才社区已于2023年底竣工。
作为全国首个
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中关村综保区将享受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综合保税区
这“四区”利好政策叠加

▲创新研发主楼
在区内开展保税研发业务有三点优势:一是省时,除禁止进境的外,研发企业从境外进口的货物、物品,免许可证,符合条件即可申请开展保税研发业务;二是省事,设立专用保税研发电子账册,自主备案研发料件和成品,根据实际研发耗用情况办理报核手续。三是省钱,研发设备免税,研发料件保税,研发过程中使用的进口消耗性材料据实核销。
园区运营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的叠加为中关村综保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入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关村综保区以“研发创新”为主要特征,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数字文化、融资租赁、跨境电商、高端软件服务外包等N个新型贸易服务业态,形成“2+2+N”保税业务谱系。
围绕“2+2+N”产业定位,综保区聚焦我国重点攻关产业,破解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企业“卡脖子”困境,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竞争力。推动中关村综保区打造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型综保区的“样板间”,以及成为代表国家创新形象的数字智慧综保区。
“目前园区已累计对接78个意向入区项目,其中,海博思创、伟杰信生物、神州泰科等11个项目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涉及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园区运营负责人说。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位于海淀区温泉镇,地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北临北清路,东临温阳路。规划面积40.12公顷,总建筑规模94.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6.35万平方米,地下2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