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新了!上海培育出白色大闸蟹?尝过的人表示……
转自:上观新闻
大闸蟹可是阿拉上海人
最爱的美食之一~
虽然距离吃蟹的季节
还有好几个月
但大家期待的崇明本地蟹
已经连连传来好消息!
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顺利挂笼
预计五月中上旬出苗
4月2日,
新一轮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
亲本挂笼仪式在射阳基地顺利举行经过专家评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王成辉介绍了这批蟹的特点:首先是“红嘴”,“红嘴”就是蟹肥满度比较高,比较结实;第二是这河蟹的活力很好,比较冷的天也很活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从抱卵情况来看,
能够完成1.7万斤
蟹苗出苗量的预期目标。
大眼幼体长成扣蟹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扣蟹长成成蟹还需要9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河蟹从溞状幼体到成蟹,需要完成18次左右的蜕壳。这已经是本区繁育的第二批“崇明1号”蟹苗,从去年养殖情况来看,“崇明1号”扣蟹产量比“江海21”提升了10%左右。
今年秋季,首批“崇明1号”成蟹也将正式面市!吃货们就可以品尝到啦。
浑身洁白白玉蟹
蟹黄蟹膏肉眼可见
大闸蟹是不是应该都是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可你见过浑身洁白的螃蟹吗?

在上海崇明河蟹科技小院,
这“长相”不一般的螃蟹
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果真浑身洁白↓)

而且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
——“白玉蟹”!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吴旭干告诉记者,

△ 白玉蟹和普通大闸蟹
今年,
“白玉蟹”开始在全国多地
规模化养殖。
这个时节,蹿得快的马上要迎来第一次蜕壳了。它与传统大闸蟹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辛苦培育这种螃蟹呢?
据介绍,控制螃蟹外壳呈白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带有这一基因的螃蟹本身就少,要生出白壳蟹宝宝,概率远低于万分之一。加上白壳蟹在水中比较显眼,容易成为其他螃蟹和鸟类等天敌的攻击捕食目标,因此能顺利长大的白壳蟹少之又少。

△ 吴旭干(右)与研究生查看蟹苗长势
那年开始,团队成永旭、吴旭干教授带领研究生把这部分白壳蟹挑选出来进行家系和群体繁殖。经过四代纯化,形成了现在的“白玉蟹”新品系。
“这两年,我们都选体重大且壳色纯白的成蟹来做下一代亲本,留种率只有5%上下,非常严格。”吴旭干表示。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最关心的问题在于:

△ 吴旭干教授展示白玉蟹和普通大闸蟹成蟹的比较
研究团队还发现,“白玉蟹”和青壳蟹有着相似的生殖性能和胚胎质量,但白壳品系交配后的抱卵速度显著高于后者。并且,“白玉蟹”长起来更快,“大块头”的比例也要高一些。吴旭干介绍,长得快的同时,“白玉蟹”的“抗性”要相对差些,团队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有“先尝为快”的食客表示,
记者了解到,“白玉蟹”今年已经在浙江湖州,江苏盐城、扬州,山东东营等地养殖近400亩,安徽亦有少量养殖——虽然今年养殖面积不大,但已经在我国河蟹养殖的主战场“首秀”了。
吴旭干表示,从国内养殖面积来看,大闸蟹产量的提升空间不大了。现有的河蟹良种都是以生长性状为指标获得的新品种,以色泽为卖点的河蟹有望成为河蟹产业的新推力。

△ 白玉蟹(左)煮熟后壳还是白的
人们的消费需求多种多样。就比如蔬菜水果,营养品质虽然相同,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尝试视觉效果不同的新品。“‘白玉蟹’金毛玉爪,有着不输青壳蟹的健硕体格。”吴旭干说,“它还更‘友好’,可以让人透过外壳看到蟹膏蟹黄的丰满度。”
据悉,
相关技术
也顺利走上了产业转化道路。
“今年夏天,会有千余只六月黄‘白玉蟹’先来探探路;待到‘秋风起’时,期待‘白玉蟹’点缀百姓餐桌。”
对于这新品种的螃蟹
不少上海网友表示期待
但也有网友吐槽:
"高端"意味着价格就上去了
还是吃传统螃蟹吧
对于崇明本地的河蟹新品种
朋友们期待吗?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知名品牌紧急道歉:下架!曾有上海人通宵排队疯抢...太夸张!上海这里通宵排长队!竟是为了→
开通不到40天,突然停飞!东航回应
"一下降价7万元,这谁受得了?"商家:不敢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