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台凸显沈阳文化 小剧场助力文旅融合
转自:沈阳晚报


2023年,话剧《风刃》、评剧《尉凤英》、杂技剧《先声》、舞蹈《簪花仕女》等一系列沈阳艺术精品在全国取得了不俗口碑和影响。2024年,沈阳艺术创作仍遵循高水准、市场化原则,彰显沈阳文化。2月29日,2024年沈阳艺术生产创作选题论证会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召开,沈阳市各大国有艺术院团、艺术团体相关负责人以及辽沈文艺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今年沈阳舞台艺术创作规划进行论证研讨。
复排唐派、筱派经典剧目
京剧《十二真人斗太子》
评剧《李三娘》再登舞台
沈阳戏曲底蕴深厚,作为国家重点院团,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以及京剧“唐派”、评剧“韩花筱”更是蜚声中外。2024年,两大院团将推出京剧《十二真人斗太子》《粉墨辽宫》、评剧《李三娘》等戏曲艺术传承经典。
京剧《十二真人斗太子》剧情取自《封神演义》,1957年经唐韵笙整理排演,是唐派艺术代表剧目。此次创复排《十二真人斗太子》可谓开创剧院半个世纪以来“封神戏”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外,沈阳京剧院还将以中国历史上契丹人建立的辽代为背景创作一部新编历史剧《粉墨辽宫》。
近年来,经典评剧创新改编焕发异彩,沈阳评剧院将复排评剧《李三娘》(暂定名),该剧唱腔优美,是筱派代表性剧目。
深挖沈阳历史文化创新创作
话剧《鹿鸣春》歌舞剧《西迁》等
讲述沈阳故事
近年来,沈阳文艺院团深挖沈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创作了多部有特色、高水平的舞台艺术精品。今年,沈阳话剧团创排的反映辽菜非遗传奇的话剧《鹿鸣春》、沈阳歌舞团创排的反映沈阳锡伯族同胞西迁戍边故事的歌舞剧《西迁》、展现大美辽宁的舞剧《一梦千年》等作品继续通过舞台艺术的语言讲述沈阳故事。
话剧《鹿鸣春》(暂定名)以鹿鸣春饭店为故事发生地,刻画东北人民在抗战历史中可歌可泣的人物群像。歌舞剧《西迁》(暂定名)艺术地再现了清代锡伯族勇士奉诏西迁,从沈阳出发,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长途跋涉至新疆伊犁,与当地各民族一起屯垦戍边、发展生产的壮举。
同时,沈阳艺术创作研究所提供的《新三线壮歌》、文献剧《天幕》正在剧本创作中,为艺术生产进行内容储备。
沈阳杂技
继续冲击全国大奖
推出魔术《越域》
滑稽杂技《小飞机》
两大节目
2024年,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将重点打造大型魔术节目《越域》(暂定名)、滑稽杂技《青春没有地平线——小飞机》两个节目,冲击全国杂技大赛的金奖。
大型魔术节目《越域》讲述了未来世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该节目融合消失、出现、瞬间移动等魔术元素,呈现视觉震撼、科技感十足的魔术表演。节目计划参加2024年第十二届中国“金菊奖”全国魔术大赛。
滑稽杂技《青春没有地平线——小飞机》节目紧扣“青春”这一主题,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杂技手彩“飞行术”与“竹蜻蜓”相结合,融合了杂技手技与情景剧表演。该节目计划参加2024年第十二届中国“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
儿童剧再现中西方儿童经典
“西游”故事、《美女与野兽》等
为小观众量身定制
近年来,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创排改编的儿童剧备受观众欢迎。今年,沈阳京剧院继《三打白骨精》之后,延续“西游IP”,拟陆续推出《四探无底洞》《两界山收徒》《五庄观奇遇》等儿童剧,将“流量”话题注入传统文化内核,闯市场,要效益。而沈阳评剧院将改编、创排世界经典童话剧《美女与野兽》,重新解读世界经典童话,让广大少年儿童理解“勇敢、善良、真诚、好学”的重要意义。
“小剧场+”助力文旅融合
《狄公案·夜宴》
《微信时代的爱情》等
多元艺术带来新体验
从去年开始,沈阳文旅火爆出圈。为了给全国游客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文旅演艺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传播窗口。今年,沈阳将集结文艺院团之力,打造别具特色的“小剧场”剧目,助力沈阳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沈阳京剧院创新推出小剧场悬疑京剧《狄公案·夜宴》,该剧将开创沈城小剧场京剧的先河,为沈城文旅事业赋能。由沈阳话剧团推出的都市情感小剧场话剧《微信时代的爱情》(暂定名),则是专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剧目,深度契合“打造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方向。由沈阳市艺术学校创排的舞蹈《鼓乐吟》今年将继续打磨升级,该舞蹈展现浓郁的满族风情,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将积极融合沈阳文旅演艺活动,发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作用。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