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 成都市政协委员来支招|两会圆桌会

华西都市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同城文旅融合IP建设,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

两处遗址对于探索古蜀文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话题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2006年12月,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入列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3年7月,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申请纳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省文物局专家评审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如何推动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也是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人物名片

成都市政协委员、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周煜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数创建设发展中心董事长张淼

成都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师范大学支部主委、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李婕

1

建议整合高校科研力量 由国家层面主导联合申遗工作组

备受瞩目、呼声很高的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提上日程。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金沙遗址已组建申遗工作专班,申遗文本编制、金沙遗址博物馆综合提升改造、遗产监测等项目已全面启动。同时,与三星堆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共同稳步推进联合申遗工作。

朱馆长谈到,目前已经调动全馆各个部门的力量,但还是遇到了专业人才力量较为薄弱这一难点和困境,目前正在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同时也在对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自诊自查,改进金沙遗址在遗产保护、展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申遗团队专业力量不足”也是两会圆桌上委员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成都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师范大学支部主委、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李婕认为,目前两处遗址的学术研究与申遗材料存在衔接不足问题。“学术研究是申遗的重要支撑,但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对于申遗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申遗所需的材料、依据,是联合申遗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都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会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李婕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数创建设发展中心董事长张淼也同步观察到该问题的存在,在他看来,早在2002年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项目已经进入国家预备申报清单,但目前我国每年只有1个指标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受申报指标局限,面临激烈而强劲的竞争,所以申报工作不是两处遗址或者两个地方上的工作。

“以政府为主导,成立由国家文旅部主导的联合申遗工作组。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院、高校等科研力量做好专业指导。”

对于专业人才不足、工作推力不强的问题,李婕建议成立国家、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合申遗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对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联合申遗工作开展。

同时吸纳科研院所、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构建国际化、专业化的研究平台,共同加强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进一步揭示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申遗提供更加有力的学术支持,用学术成果支撑申遗工作。

2

强化文化价值的国际化表达 推动地方立法保护遗址

“四川人民觉得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巴蜀文明的瑰宝,是一张最亮眼的文化名片,可是抛开我们自带的家乡‘滤镜’和文化认同感,国际教科文组织对遗址的看法存在不同。”

在张淼看来,国内外对两处遗址的真实完整性、文化价值、历史溯源等存在视野偏差,如何将两处遗址的文化价值进行国际化表达,让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理解并认同,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数创建设发展中心董事长张淼

因此他建议申遗工作中应当充分了解国际教科文组织以往对古蜀文明的文化定位,借鉴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来进行申遗工作,同时可吸收国外大学的相关考古专业人才进入工作小组,从国际化的视角提炼和归纳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价值,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

李婕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她同步强调推动申遗工作应加强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可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更多参与联合申遗具体进程,让国际社会对三星堆、金沙遗址和申遗工作了解更加深入,同时请国际上富有经验专家梳理遗产申报的必要条件,提炼重点,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申遗工作有序开展,同步提升三星堆、金沙遗址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国际氛围。

除开“文化定位”,张淼认为国内外对遗址还有一定程度“性质定位”的偏差。他解释,国内对遗址开发存在商业价值的考量,而国际更看重遗址的保护工作。“比如地方上希望借助遗址的开发发展当地文旅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到来,从而刺激地方经济,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商业行为的介入,而当地在申遗成功后对遗产是否有完整的保护体系,显然是申遗工作的重要加分项。”

李婕也注意到,两个文化遗产都是大型的考古遗址,受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协调两个遗址的保护工作,确保申遗成功是一个重要挑战。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两位委员同时强调了立法保障的必要性。建议在申遗工作推进中,政府应当同步出台对遗址保护工作的配套法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包括文化、旅游、规划等部门,共同推动申遗工作,确保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的法律依据。“尽可能淡化其商业性和娱乐性,把遗址当成一个具有社会教育性的景点公园开发,不要过度关注其商业效果。”张淼谈到。

3

建议将竹瓦窑遗址纳入联合申遗范围 填补金沙遗址青铜礼器的空白

“避免点式和面式,从遗址的物理位置和时间链条上进行线性联合申遗。”

张淼对以上观点作出阐述:比如单个遗址就是一个‘点式’,好几个遗址组建了遗址群就是‘面式’,而现在应当强调线性思维,从遗址的物理位置和时间上进行上下延续,比如说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间,它是否存在其他联系,要把中间的联系找到之后一起来申遗,确保文化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与此同时,成都市政协委员、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周煜通过多年走访调研,今年带来了他的最新提案:建议将竹瓦窑遗址纳入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范围。

成都市政协委员、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周煜

据资料显示,彭州市市区以东20公里的竹瓦街(彭州市濛阳街道竹瓦社区境内)位于成都平原北部青白江与濛阳河之间的冲积扇上,距成都市区约30公里、新繁水观音遗址6公里、广汉三星堆遗址10公里,因两次出土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而备受关注。

“结合竹瓦街青铜窖藏,表明竹瓦遗址等级很高,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古蜀文化遗存,甚至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古蜀文化中心之一。”

周煜介绍,竹瓦街出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青铜礼器带有强烈的西周文化烙印,属十二桥文化,两次共计出土的青铜器40件,其中1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39件被四川省博物院收藏,四川大学宋治民教授曾撰文称竹瓦街“应是以三星堆为中心的蜀文化遗址的一部分”,对于探讨三星堆文化流向、金沙遗址起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不仅见证了古蜀文化主动参与华夏主体文明的构建,还填补了同属十二桥文化的金沙遗址未见大型青铜礼器的空白,在古蜀青铜文明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周煜建议将竹瓦街遗址纳入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同时组织力量加大对竹瓦街遗址的发挖、研究力度,梳理、明晰其与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关系,弄清其在古蜀文明序列发展中所处地位。

同时,针对专家学者对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器、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其来源于彭州市龙门山的铜矿、玉矿的推测,周煜建议在彭州市龙门山开展古代铜矿、玉矿遗址调查,从而弄清古蜀文明源头等相关问题。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