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成都市人大代表贺林:建议将“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红星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我在准备今年的建议时,对一组数字印象深刻:7%-10%!”1月31日下午,参加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人大社会委委员、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主任药师贺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是我国部分区域的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群体的占比数量,这个比例的高低关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贺林

贺林认为,解决不孕不育人群的生育难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及社会老龄化比例上升的趋势。从事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及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多年她,今年带来6条建议和1个议案,其中就包括“关于将‘辅助生育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的建议。

贺林表示:“事实上,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因素很多,包括晚婚晚育的人数不断增长、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等。但不孕不育夫妻数量在已婚人群中比例逐年增加,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贺林经过走访调研后发现,在不孕不育夫妻中,不乏有强烈生育意愿者。“对这些夫妻而言,借助人类辅助生殖手段来完成其生育意愿,是相对有效的方式。”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比重在60%-70%之间。“成功率是很高的,但这并非一次性受孕的成功概率。”贺林说,胚胎培育需要一个周期,根据胚胎的生长质量,决定是否移植进母体。“胚胎的一个培育周期开销,需要超过3万元,且很少有仅通过一次培育就能达标的胚胎。”

如此高额的支出,并非一个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贺林举了个例子,有一对不孕不育夫妻,在医院进行了4次胚胎培育周期,最终才成功受孕。“这对夫妻仅胚胎培育周期中的花费就达到十几万元,还不包括购买营养品及其他的开销。”贺林表示,即使家庭相对富裕,尚且勉力支付;如遇到经济困难的家庭,面对如此高昂开销,往往会望而却步。“现在对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来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是一个‘奢侈的项目’。”

贺林建议,成都应该在鼓励适龄人群生育方面先行先试,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尽快将辅助生育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缓解不孕不育的育龄夫妻借助辅助生育达成生育愿望的费用顾虑,持续完善现行生育津贴政策。

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