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展新颜,“长沙第五谷”加“数”崛起!

长沙晚报
关注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谭晓波)重磅方案“出炉”,天心加“数”前行!近日,融发集团新产业平台招商运营策划方案有奖征集结果“出炉”,由湖南美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芒果创客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设计的“元创核集”数字科技产业平台招商运营方案斩获一等奖。
融发集团新产业平台坐落在长株潭三市融城核心地带,位于长株潭城际轨道与融城路交叉口西北侧,原为慕名家居建材生活广场,占地面积47.17亩。今年5月,融发集团面向社会招集新产业平台招商运营策划方案,量身定制产业规划,创新模式做大做强,按下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发展“加速键”。
据了解,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了来自9个优质招商策划运营方案,业态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新医疗科创、儿童综合主题乐园等方面,为后续赋能天心数谷产业升级新动力,开启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路与创意。
腾笼换鸟,“数谷”焕新而来
——361家工业企业退出,腾地3000多亩,冲刺数字经济“赛道”
从慕名家居变身新产业平台,从传统产业升级为新兴产业 ,在天心数谷像融发集团新产业平台这样以“腾笼换鸟”换得“凤凰涅槃”的故事在不断上演,正在焕发前所未有的“数”动力。
溯源天心数谷,一切要从“绿心”工业退出说起。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有一片面积达528.32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被湖南省划定为生态保护区。2017年,按照中央、省、市部署,位于“绿心”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必须全部退出。近千个日日夜夜奋战,最终361家工业企业在2019年底全部退出,腾出来的3000多亩土地成了“空巢”。
生态要保护,发展也不能停。工业退出舞台,经济谁来唱主角?成为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
早在工业退出的初期,长沙市有关部门和天心区经过反复调研,听诊把脉,把目光聚焦在数字经济上。
数字经济是风口经济,也是新蓝海,产业数字化是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数字经济,能为长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新动能。同时,数字产业化,也能让工业退出后的天心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其实,早在天心数谷提出前,天心经开区就依托园区内省交通厅、省地质院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优势,成立全省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同时,天心经开区还打造了3家国家级产业园,其中,有第16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也有全国唯一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园区于一体、先后被授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十大园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十大园区”等荣誉的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
这两家产业园,作为天心经开区冲刺数字经济赛道的“丰厚家底”,给了天心经开区一往无前追“云”逐“数”的勇气。
2021年12月2日,天心数谷一期宣布开工。一场乘“数”而上,“云”端弄潮的“赶海”之旅正式拉开大幕!
筑巢引凤,企业纷至沓来
——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落地开花,“数谷”之称实至名归
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天心数谷怎样下好“先手棋”?
作为省市重点支持的“腾笼换鸟”产业转型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长株潭城市一体化“融城极核”重要组成部分,天心数谷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将打造为以大数据、软件人工智能为主的高技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致力建设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融城示范窗口、长沙市数据文化创新集聚区、绿心生态文明样板先行区、长沙南部数字经济引领区。
天心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心数谷规划“起步区、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四大片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改造,以技术型、服务型、融合型的数字产业全面发展,5G物联网实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生态园区。
天心数谷一期位于天心数谷起步示范区,是园区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后支撑南部片区崛起实施转型的首个重点示范项目。一期园区以“两中心——多轴——三片区”的规划布局,以“弹性规划+有机生长”的设计理念,通过景观主轴与景观节点多维度多层次的打造,营造出现代、简约、科技的生态化数字产业园区。
颠覆传统办公环境和办公场景,天心数谷一期以多重智能系统,连接园区所有空间和公共设施,对园区设施、设备、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让项目运营管理更简单、更科学、更具价值。
俗话说“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为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天心数谷全力打造政策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全流程服务体系 ,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创业生态。
筑得好巢方引凤栖,不少企业、项目纷至沓来。据了解,目前,360全国科技创新研发总部(长沙)、北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三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湘和瑞盛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领先的优质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让“数谷”之称实至名归。
乘“数”而上,产业集聚成势
——八大数据中心,打造数据采集、加工、交易、研发、应用全产业链
大风起兮“云”飞扬,长沙“第五谷”正在强势崛起!
近年来,园区汇聚了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湖南省气象大数据中心、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湖南地质大数据中心、湖南建工集团BIM大数据中心、湖南能源大数据中心、湖南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湖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八大数据中心,还有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湖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两大算力中心,吸引了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等优质项目,形成了“1大数据交易所、2大算力中心、8大数据中心、600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产业生态,实现腾笼换鸟。
走进位于湖南省人工智能化园区的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交易所交易情况。据了解,目前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多个业务板块上线,截至12月,加入数商会员417家,统计交易额103988.7044万元,上架数据产品2720个,交易笔数总计292笔,交易额和数据产品以地理空间信息和金融行业为主。同时,交易所正在准备扩建IDC机房,以满足未来数据交易需求。
作为全国第五家、中部第一家新型大数据交易所,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是国家在中部地区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也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吸引湖南自然资源卫星应用、地理空间、气象应用、地质、能源、通信等大数据中心等集中登陆,燃动了天心数谷的“数字引擎”。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却早已翻天覆地。一朵朵“算力云”“数据云”正聚势蓄能,实现从1到N的裂变,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遥感、测绘、导航定位、气象、地质、能源等重点行业数据,打造数据采集、加工、交易、研发、应用全产业链,成为全省数字经济赛道上的强势“黑马”。
“目前,我们的产业发展方向正是朝着‘新基建’、软件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高智力、高价值行业方向迈进,5G布局会带动软件产业发展,并与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补链延链强链。”天心经开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园区数字经济核心领域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速实现23.3%,数字经济规模近300亿元。至此,天心数谷蓬勃生长,“数字天心”未来可期。
长沙城南“云”潮奔涌,数字化蝶变处处显现。作为湖南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天心数谷抢抓机遇,乘“数”而上,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