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北京海淀: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今年正式开放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1月4日,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海淀区两会上获悉,海淀区成功创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作为其重点项目,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开放,设立“海淀历史文化展”和“沉浸式数字展”两个基本展览。

2023年,海淀区文化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严格落实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成功创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清华园车站旧址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貌完整呈现,成为红色文化新地标。流失海外百年的西洋楼7根石柱回归圆明园博物馆。

在高标准推进文化建设方面,海淀区新建公共文化设施11个,社会化合作运营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达49个,推出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举办“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中关村舞剧节、中关村音乐季等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2886场,受众2746万人次。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营业收入预计1.2万亿元,增长17%,全市占比56%。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

历史上,三山五园地区水网密集、文物古迹众多,京西稻作文化流传甚广。近年来,为了恢复三山五园地区历史风貌,海淀区大力开展地区环境整治提升,2023年完成了颐和园新建宫门南侧、西水磨等绿化,建成开放“清河之洲”滨水绿廊,呈现了清流欢歌、西山畅远的山水园林景观。全区最后一个片区——上庄片区循环水网开工建设。2023年海淀区累计治理河道41.2公里,建设滨水慢行走廊46.6公里,“清河之源”滨水公园、黑山扈沟水环境提升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

2024年,海淀区将深入落实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编制实施三山五园地区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香山地区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三山五园地区功能、生态及品质。深化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文物建筑活化利用。

作为彰显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地标,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已经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部展陈设计和布置,将于今年正式开放。

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位于海淀公园的西北角,也就是三山五园中畅春园的西花园旧址上,是海淀区展示三山五园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的窗口。建成后将成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大项目,海淀区文化建设重大工程。

记者从海淀区文旅局获悉,三山五园艺术中心计划设立两个基本展览,分别是“海淀历史文化展”和“沉浸式数字展”,也有多个临时展览正在筹备规划当中。“海淀历史文化展”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海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及主要成就。“沉浸式数字展”是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沉浸式展览,以“穿越时空来看你”为主线,讲述三山五园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通过数字展示,赋予传统文化新的魅力,打造海淀数字科技展示历史文化的新空间。

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开放后将成为海淀南部文化新地标,集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展览交流、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预计年接待观众120万人次。

此外,2024年海淀区还将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海淀第三图书馆对外开放,实施北部文化中心图书馆升级改造工程,筹建中关村“两弹一星”精神博物馆、曹雪芹文化博物馆和中关村演艺中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海淀区委宣传部供图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