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看儿科跟北京差不多

北京晚报
关注初冬的北京,清晨寒气逼人。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一科名誉主任郑胡镛早早赶到北京西站,搭乘当天开往保定东站的首班高铁。与她同行的还有北京儿童医院其他科室的9名专家,他们一同前往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开启“异地出诊”的一天。
两家医院合作8年来,像郑胡镛这样一天往返300公里赴保定工作的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达400余位,总计一万多人次。他们用“患者不动医生动”的服务模式,大大缓解了保定及周边患儿看病难的问题,不仅疏解了北京接诊患儿的压力,更见证着“京津冀一家亲”的兄弟情。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门诊楼。

郑胡镛与患儿交流。

郑胡镛(右三)、刘燕(右二)、林巍(右四)一同参加会诊。 本报记者 柴嵘 摄
患者不动医生动
早上8时30分,接送北京专家团的班车已抵达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郑胡镛和其他专家步入门诊楼正门,保定医院各科室主任前来迎接。“这周几位患者的治疗进展如何?状态还好吧?”刚见到保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刘燕,郑胡镛就问起了患者的最新情况。
10分钟吃完早餐,郑胡镛迅速来到位于10楼的血液肿瘤科办公室,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此时,北京儿童医院驻保定病区执行主任林巍匆匆赶来。郑胡镛、刘燕和林巍沟通好工作计划,就马上投入第一项工作:查房。
“郑大夫早上好,孩子现在看起来一天比一天好,太感谢您了!”病房里,患儿茜茜的妈妈李女士对郑胡镛招手致意。几天前,李女士得知郑胡镛今天要来查房,一早就在病房里等候。
接过病历本,仔细阅读治疗记录,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一番检查过后,郑胡镛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患儿目前的情况很不错。
李女士是保定本地人,她的女儿今年6岁,去年罹患白血病。当得知保定医院不仅设有血液肿瘤中心,还有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在白血病治疗方面与北京的医疗水平别无二致,李女士果断选择带女儿就近接受治疗。
“在家门口就有北京的大专家给看病,我们一百个放心。”李女士感慨,以前自己和家人去北京看病,来回奔波既疲惫又增加了成本,而且异地就医医保报销周期长,如今两地医院的合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郑胡镛查房的同时,一同前来出诊的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师杨骏也在诊室忙碌着。今天的首位患者很特殊,是一名来自涿州的3岁小男孩,他患有极为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暴发性嗜血细胞综合症,亟须干细胞移植治疗。
从前,这种疾病只能去北京治疗,等待时间长。2021年6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落户保定医院,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保定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治疗方案、整体管理一致,诊疗能力相同。“不用出省就能享受到全国最顶尖的医疗资源,作为家长,我们觉得特别幸运。”小男孩的父亲王先生说。
截至今年5月,北京专家在保定诊疗患儿达32000人次。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表示,保定医院做到了“基层首诊查房手术成常态、复杂病例远程会诊到身边、疑难急重患者转诊无障碍”,极大便利了保定及周边地区危急重症患儿的救治。
立足三地辐射全国
12时许,刚查完房的郑胡镛喝了口水,转身走进会议室。会议室内,已有7名同事端坐,手中拿着厚厚的病历本和检查报告,等待她参与会诊。患者是一名12岁的男孩,患有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防感染、防出血、纠正贫血……经过近1个小时的讨论,郑胡镛和团队医生确定了复杂的治疗方案。
“以4个国家级病区为依托,面对这类疑难患者,保定医院有充分自信。”郑胡镛说,经过8年的协同发展,保定医院已从仅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二级专科医院发展成为现代化三级儿童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吸引着全国各地疑难重症患儿进京就诊,平均日门诊量约一万人次,其中60%来自京外,河北患儿占比最高,亟待合理疏解。为此,保定医院也把“立足京津冀,辐射全中国”的目标列上建设日程——2018年1月,肿瘤外科保定病区建立;2019年10月,血液肿瘤中心保定病区成立;2021年6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落户保定;2021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肾病二科保定病区揭牌……田剑表示,肿瘤、血液、肾病、干细胞移植4个国家级病区落户保定,承担了分流京津冀患儿的重要任务。
以干细胞移植中心为例,截至今年5月末,已有180名患儿在保定医院干细胞移植科接受干细胞移植,其中,来自山东、贵州、甘肃、辽宁、四川等全国各地的患儿比例达80%。
去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新建项目医院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届时,保定医院将实现2000张床位的“一院两区”新格局。
康女士母子来自宁夏,今年3月,她的儿子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建议他们到保定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治疗。经过保定医院的治疗,患儿状态良好。“国家级病区的水平是顶尖的,我们由衷感谢!”康女士说。
变“输血”为“造血”
“打造一支能力强且带不走的医护队伍,是北京、保定两家医院共同的心愿。”田剑说,保定医院成立以来,北京专家不仅承担输送技术——“输血”任务,还努力实现“输血变造血”——培养人才。
刘燕是北京、保定两家医院共同培养的专家之一。1998年,刘燕进入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前身——保定市儿童医院工作。当时医院的大内科并没有专业划分,她只接诊过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保定市儿童医院当时缺乏相应的辅助检查,对于复杂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无力承接,也不敢承接,规范治疗更无从谈起,患儿基本都转往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医院。
2015年,保定市儿童医院由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增名“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大批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来到保定,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开启了从全科到精细化专科的新时代。保定医院血液肿瘤科也从那时成立,由刘燕担任科室主任。
刘燕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专家每周都会来保定教学、出诊。小到常见的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血液杂病,北京专家都事无巨细、手把手教学。
2018年,保定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了首位危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名保定本地的5岁女童。当时,保定医院没有治疗过重症白血病患者,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于是刘燕立即联系北京专家,将患儿通过绿色通道转至北京儿童医院治疗。
由于在北京治疗及生活花费较大,患者家属希望转回保定继续治疗。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患儿很快又转回保定医院。在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保定医院成立了多学科联合救治小组,并为患儿制定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经过两地专家共同努力,孩子最终战胜了病魔。
有了此次的经验,保定医院血液肿瘤科开始积极将保定周边的血液病患儿留在本地治疗。“有北京专家做后盾,遇到危重疑难的病例我也不再胆怯。”刘燕说。
除了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常态化到保定出诊会诊、查房讲座、科研带教,保定医院也定期派遣骨干医生赴京学习,两院还推出新举措:北京专家担任保定医院科室主任指导业务,实现对保定医院科室的全面管理。
2019年,郑胡镛同时担任京保两地血液肿瘤科室的大主任。在她的带领下,两院病区逐步实现管理一体化、诊疗规范一致化、医疗资源调配统一化,为后续保定院区诊治更复杂的白血病、肿瘤患者打下基础。目前,保定医院儿童血液病专业诊疗科室已有30多名医护人员,刘燕也成长为保定地区儿童血液疾病的专家。
不仅血液肿瘤科,保定医院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目前开设专业门诊86个,住院部专业病区16个,同时,新增收治病种350余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46项,其领先技术中有4项填补了国家级儿科诊疗领域的技术空白。
截至目前,保定医院还派出北京及保定的专家到河北省基层单位出诊1500余人次,培训讲课200余次,为基层儿科“造血”。本报记者 王瑶琦 柴嵘

